汉高祖刘邦(西汉开国皇帝,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

刘邦

汉高祖刘邦(前256年/前247年—前195年6月1日),字季,沛县丰邑中阳里人(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朝开国皇帝,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早年不事生产。秦朝建立后,出任沛县泗水亭长。后因释放刑徒,亡匿于芒砀山中。陈胜起义后,集合三千子弟响应,攻占沛县,自称沛公,投奔反秦义军首领项梁,任砀郡长,受封武安侯。秦二世三年(前207年)率军进驻灞上,接受秦王子婴投降,废除秦朝苛法,约法三章。鸿门宴之后,受封为汉王,统治巴蜀及汉中一带。他能够知人善任,虚心纳谏,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积极整合反对西楚霸王项羽的力量,最终击杀项羽,于汉五年(前202年)赢得楚汉之争 ,统一天下。即位于定陶氾水北岸,后来定都长安,建立西汉。称帝后,刘邦陆续消灭臧荼、韩王信、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诸侯王,分封九个同姓诸侯王;同时建章立制,休养生息,励精图治。兵员归家,豁免徭役,重农抑商,恢复社会经济,安抚人民,稳定统治。在“白登之围”后宣布开放边境关市,缓和汉匈关系。

汉十二年(前195年),刘邦在讨伐英布叛乱时伤重不起。同年在制定“白马之盟”后驾崩于长安,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葬于长陵。历代史家对刘邦多有称赞,如毛泽东评价他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

本 名:刘邦
别 名:汉高祖、汉高帝、汉祖
字 号:字季
所处时代:战国→秦朝→西汉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沛县丰邑中阳里人(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
出生日期:公元前 256年(或前247年)
逝世日期:公元前 195年6月1日
主要作品:大风歌、鸿鹄歌
庙 号:太祖
谥 号:高皇帝
在位时间:前206年—前195年
陵 寝:长陵
主要成就:亡秦灭楚,建立汉朝

人物生平

家族来历

汉朝的史书《汉书》叙述刘邦祖先起于陶唐氏后裔御龙氏,后来汉朝皇族衍生出彭城刘氏,也是晋国大夫士会后代的一支,其部分族裔后来留在秦国,复称先祖刘累之氏,作“刘”氏。

《汉书·高帝纪》记载西汉皇族刘向曾说:“战国时刘氏自秦获于魏。秦灭魏,迁大梁,都于丰。”东汉学者文颖解释说战国时期刘氏随秦军征战,被魏国所虏获,得以再次留居三晋魏国之地。其后在秦昭襄王二十一年(前286年),秦昭王伐魏,魏国割让旧都安邑,秦国赶走城中民众,将其迁往大梁,同年宋国灭亡。秦昭襄王二十三年(前284年),魏国取得旧宋国丰地一带,设立大宋郡,又从大梁迁徙民众到丰地建立城邑。刘邦的祖父于是担任魏国的丰公,由于迁移过来的时间短,刘氏在丰邑的坟墓很少。与丰地相邻的沛县归入楚国,在秦昭襄王四十五年(前262年)后的十几年间,曾是楚国春申君的食邑之一。由于刘氏渊源复杂,所以刘邦称帝之后祭祀先祖时,设置有晋、秦、魏、楚不同地区风格的祭祀巫祝。

刘邦的祖父虽然曾是魏国丰公(丰邑邑令),但是当时天下动荡,社会大变迁,刘家到了刘邦父辈这一代,已只是自事农产的编户平民。

崛起布衣

早年游历

秦昭王五十一年(前256年)或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刘邦出生于沛县丰邑中阳里,与卢绾同年同月同日生,两家非常要好。刘邦少年时和卢绾一起读书,彼此交好。他长得额头高高隆起,鬓角和胡须很漂亮,左边大腿有七十二颗黑痣。

刘邦为人仁厚而爱护他人,喜欢送人东西,个性洒脱豁达不拘小节,有很大的度量。但他不喜欢跟家人一样下地劳动,所以常被父亲训斥,说他不如自己的哥哥会经营,日后在统一天下之后,刘邦还拿此事和刘太公开玩笑:“您看我和二哥刘仲到底谁创下的基业大?”

丰邑和沛县曾隶属魏、楚,刘邦的青少年时代成长在魏楚交界地带,受到两国文化氛围的熏陶,其人熟习楚歌,又仰慕魏国英雄信陵君魏无忌的德行。后来有能力西行至魏国各地时,信陵君已故去多年,曾是信陵君门客的张耳也在招纳门客,刘邦于是多次到外黄随同张耳游历,往来做客数月,两人结下深厚的交情。

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秦灭魏之后,张耳成为秦廷通缉犯,门客皆散去。刘邦回到家乡沛县。到他起事时,帐下人才也多以魏、楚两地豪杰为主。

创业之始

秦始皇二十四年(前223年),秦国灭楚,因楚旧郡设立泗水郡。而进入壮年后的刘邦通过考核成为秦吏,做了泗水的亭长。在任上,他戏弄县廷官吏,又喜欢喝酒,爱好美色。

刘邦的志向很大,在一次送服役的人去咸阳的路上,碰到秦始皇大队人马出巡,远远看去,秦始皇坐在装饰精美华丽的车上威风八面,羡慕得他脱口而出:“哎呀,大丈夫就应该像这样啊!”

当时,单父(今山东单县)人吕公和家乡的人结下冤仇后到沛县定居,因为沛令和他是好友。在刚刚到沛时,很多人便听说了他和县令的关系,于是,人们便来上门拜访,拉拉关系,套套近乎。刘邦听说了也去凑热闹,当时主持接待客人的是在沛县担任主簿的萧何,他宣布了一条规定:凡是贺礼钱不到一千钱的人,一律到堂下就坐。刘邦虽然没带一个钱去,他却对负责传信的人说:“我出贺钱一万!”吕公听说了,赶忙亲自出来迎他。一见刘邦器宇轩昂,与众不同,就非常喜欢,请入上席就坐。

吕公喜欢给人相面,看见刘邦的相貌,就非常敬重他。萧何说:“刘季一向满口说大话,很少做成什么事。”刘邦趁机和所有宾客嬉闹,干脆就坐到上座去,丝毫不畏缩。饮酒到尽兴时,吕公向刘邦递眼色,让他一定留下来,刘邦喝完了酒,就留在后面。吕公说:“我从年轻的时候就喜欢给人相面,经我给相面的人多了,没有谁能比得上你的面相,希望你好自珍爱。我有一女愿意许给你做洒扫的妻妾。”酒宴散了,吕媪对吕公大为恼火,说:“你起初总是想让这个女儿出人头地,把她许配给个贵人。沛令跟你要好,想娶这个女儿你不同意,今天你为什么随随便便地就把她许给刘季了呢?”吕公说:“这不是女人家所懂得的。”终于把女儿嫁给刘季了。吕公的女儿就是吕雉

一次,刘邦以亭长的身份为泗水郡押送徒役去骊山,徒役们有很多在半路逃走了。刘邦估计等到了骊山也就会都逃光了,所以走到芒砀山时,就停下来饮酒,趁着夜晚把所有的役徒都放了。刘邦说:“你们都逃命去吧,从此我也要远远地走了!”徒役中有十多个壮士愿意跟随他一块走。刘邦乘着酒意,夜里抄小路通过沼泽地,让一个在前边先走。走在前边的人回来报告说:“前边有条大蛇挡在路上,还是回去吧。”刘邦已醉,说:“大丈夫走路,有什么可怕的!”于是赶到前面,拔剑去斩大蛇。大蛇被斩成两截,道路打开了,继续往前走了几里,醉得厉害了,就躺倒在地上。

后边的人来到斩蛇的地方,看见有一老妇在暗夜中哭泣。有人问她为什么哭,老妇人说:“有人杀了我儿,我在哭他。”有人问:“你的孩子为什么被杀呢?”老妇说:“我儿是白帝之子,变化成蛇,挡在道路中间,如今被赤帝之子杀了,故哭。”众人以为老妇人是在说谎,正要打她,老妇人却忽然不见了。后面的人赶上了刘邦,刘邦醒了。那些人把刚才的事告诉了刘邦,刘邦心中暗暗高兴,更加自负。那些追随他的人也渐渐地畏惧他了。

起兵沛县

率众反秦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秦末农民起义爆发,陈胜吴广率领起义军攻占了陈县以后,陈胜建立了“张楚”政权,和秦朝公开对立。

这时,沛县令也想响应起义,萧何和另一位沛县吏曹参劝县令将本县流亡在外的人召集回来,一来可以增加力量,二来也可以杜绝后患。县令觉得有理,便让樊哙去邀请刘邦,刘邦当时已拥数百之众。然而此时沛令却又后悔了,害怕刘邦回来不好控制,弄不好还会被他所杀,等于是引狼入室。所以,他命令关闭城门,并准备捉拿萧何和曹参。二人闻讯赶忙逃到了城外,刘邦闻此,于是将一封信射进城中,鼓动城中百姓起来杀掉出尔反尔的县令,大家一起保卫家乡。

百姓对平时就不太体恤他们的县令很不满,杀了县令后开城门迎进刘邦,萧何、曹参都是文吏,担心身家性命,深恐举事不成,被秦朝诛灭九族,就竭力推举刘邦来领导大家起事。大家推举他为沛县县令,依楚制称作沛公。刘邦便顺从民意,设祭坛,立赤旗,自称赤帝子,很快义军扩充到三千人。

此时是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的十月,刘邦已经四十八岁或三十九岁了。

失丰得良

刘邦起事后,立即开始攻略周边郡县,先是攻打胡陵、夺下方与,与泗水郡监平大战于丰邑,将其攻破。这时泗水卒史周苛、周昌兄弟加入到刘邦阵营。接着令雍齿守丰,自己率领军队进入薛县,与秦军大战。郡守壮战败,逃至戚县,刘邦麾下的左司马追斩壮。

接着刘邦率军返回亢父、方与,以曹参镇守方与县。这时魏相周巿来攻方与,曹参率军迎击,但雍齿却据丰邑降魏。刘邦大怒,举兵攻丰,不能将其攻克。恰在此时,刘邦又患病,只得还军沛县。

这时,刘邦听说东阳甯君与秦嘉在留县(今沛县东南)立景驹为楚假王,于是投奔景驹,欲借军攻丰邑。在去投奔景驹的路上,遇见了也要投奔景驹的张良。两人于是兵合一处。张良与刘邦二人见面后,一交谈,两人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于是张良放弃投奔景驹的念头,直接投奔到刘邦这边。刘邦以张良为厩将。

再夺丰邑

这时秦朝章邯的部将司马夷攻略楚地,屠戮相县(今安徽淮北市),到达砀县(今永城芒山镇)。于是刘邦与东阳甯君率军向西,迎击司马夷,在萧县西与秦军展开战斗,结果不利,刘邦与东阳甯君退至留县。补充军队和粮草后,再次进攻秦军,三天攻下砀县,得到军卒六千人。接着乘胜攻取了下邑(今安徽砀山)。

这次,刘邦认为自己军队差不多,从下邑出发,再次攻丰,结果仍然没攻下。之前,原楚国贵族的后代项梁、项羽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起兵,实力强大。到此时,刘邦听说项梁在薛县,于是留下军队包围丰邑,自己率领一百余骑至薛县见项梁。项梁给刘邦增兵五千、五大夫将十人,三攻丰邑。雍齿不敌,逃奔魏国。

与立怀王

刘邦从属项梁一个多月后,项羽攻下襄邑也还至薛县。当陈胜死亡的消息被证实,项梁把别将全都召回薛县,采纳范增的建议,拥立战国时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楚王,仍号楚怀王,定都盱眙。

平复魏地

拥立楚怀王后,项梁率军北上救齐赵,在亢父、东阿大破秦军。这时齐军因田间、田都、田角的缘故,引兵返回齐国。只有楚军追击秦军。在这期间,刘邦领兵与章邯的车骑部队交战,将其击退,平复蒙邑、虞县、爰戚县、东缗县、栗县、啮桑县、宛朐县、单父县等大量秦军占领的魏国城池,史称“定魏地”。

刘项合兵

项梁下令楚军分军,以刘邦、项羽为帅,率楚军一部攻城阳。刘项二人率军攻下城阳(即成阳,今山东菏泽市东),屠之。然后追击秦军至濮阳东,再次大破秦军。秦军这时得到增援,军势再次振兴,据守濮阳,放水环绕城池。刘项二人不与之战,绕过进攻定陶(今山东定陶)。定陶未攻下,向西攻打雍丘(今杞县)。曹参大破秦兵,斩杀三川郡的郡守李由,并俘虏秦侯一人。

之后,刘项二人回攻陈留,未下。这时章邯大破项梁于定陶,项梁战死。刘项二人大惊,两人商量后决定放弃陈留,还军东归。刘项二人分兵,项羽军驻彭城西、吕臣军驻彭城东,而刘邦军驻砀县。

统筹砀郡

项梁之死,使诸侯震怖。而秦军更是挟战胜余威常追亡逐北。章邯经过一连番胜利,认为楚国已不足虑,于是北上进攻赵国,攻下邯郸后迁其民于河内。而赵军退守巨鹿,章邯率军进围赵王歇与赵相张耳于巨鹿。

楚怀王把都城由盱眙迁至彭城,将吕臣与项羽的军队合并起来自己统领。封刘邦为武安侯,升任砀郡长(郡守),统率砀郡兵马;项羽为长安侯,任鲁公。经过一番调整之后,楚国局势稳定下来。刘邦此时已统筹整个砀郡旧魏地区兵力,其地位实际比项羽的县公(县令)要高。

入关灭秦

西路主帅

与此同时,被困于巨鹿的赵王歇与张耳遣使至楚向楚国求救。楚怀王答应救赵。但为了分散秦军力量,决定派一支部队西向直接攻秦。楚国北路军以宋义为主将,西路军以刘邦为主将。约定谁先入关中,谁就是关中王。

当时由于秦军兵势正盛,楚国上下皆不看好西征,谁都不愿意领军西征。怀王身边的老将们认为唯独刘邦向来宽厚,是有德行的长者,适合“扶义而西”,减少西进阻力,能更好地不动用暴力让秦国父老归顺,于是任命刘邦为西征军统帅。而项羽则因为叔父之死,比较激愤,积极要求随同刘邦西征。但所有老将皆以项羽为人“僄悍滑贼”及“所过皆残灭”不利于西征为由拒绝了项羽的要求,让他担任北路军的次将北上救赵。

击破王离

刘邦军往西攻城略地,一路收集陈胜、项梁的散卒。取道砀县到达成阳县,与杠里的秦军对垒相持,刘邦领楚军出击秦将王离,大破秦军。接着,刘邦引兵西进,遇彭越于昌邑(今山东巨野东南)。两人合力攻昌邑,未下,刘邦还军至栗县(今夏邑)。在栗县遇到刚武侯,吞并他的部队,刘邦军队增加了四千多人。接着与魏将皇欣、魏申徒武蒲军合攻昌邑,又没攻下。刘邦决定舍弃昌邑不打,率军西行。

高阳酒徒

刘邦行军至砀郡的高阳,并访求贤士。正好刘邦军中有一骑士家在高阳,于是回家探亲。这时高阳人郦食其为其同乡,于是就请他代为向刘邦引荐自己。他对骑士说:“我听说武安侯傲慢而看不起人,但他有许多远大的谋略,这才是我真正想要追随的人,只是苦于没人替我介绍。你见到武安侯,可以这样对他说,‘我的家乡有位郦先生,年纪已有六十多岁,身高八尺,人们都称他是狂生,但是他自己说并非狂生。”骑士说:“武安侯并不喜欢儒生,许多人头戴儒生的帽子来见他,他就立刻把他们的帽子摘下来,在里边撒尿。在和人谈话的时候,动不动就破口大骂。所以您最好不要以儒生的身份去向他游说。”郦食其对他说:“你只管像我教你的这样说。”骑士回去之后,就按郦生嘱咐的话从容地告诉了刘邦。

于是通过骑士引荐,郦食其见到了刘邦。但刘邦在召见他时,正踞坐在床,令两女子给其洗脚。郦食其大为不满,长揖不拜,直接斥责道:“您是想帮助秦国攻打诸侯呢,还是想率领诸侯灭掉秦国?”刘邦骂道:“你个混账儒生!天下的人同受秦朝的苦已经很久了,所以诸侯们才陆续起兵反抗暴秦,你怎么说帮助秦国攻打诸侯呢?”郦生道:“如果您下决心聚合民众,召集义兵来推翻暴虐无道的秦王朝,那就不应该用这种倨慢不礼的态度来接见长者。”于是刘邦起身道歉,整理好后以礼接待了郦食其。郦食其的弟弟郦商也率部下约四千多人加入刘邦的队伍。

大败杨熊

郦食其劝刘邦进攻陈留县,刘邦从其计,夺下陈留,得到大量补给。接着令郦商为将,进攻大梁县(今河南开封),但未能攻克。刘邦绕过大梁西进,与秦将杨熊所率秦军大战于白马、曲遇,大败秦军。杨熊败走。刘邦军紧追其至白马,再次大破秦军,杨熊逃至荥阳,被秦二世派人杀死。

再会张良

消灭杨熊所部秦军后,刘邦率军南下攻颖阳,屠之。而此时张良再次与刘邦相遇。之前,张良劝项梁立韩成为韩王,并随韩王成西至韩地略地。但是一年多来,所略之地每占辄失,始终没打开局面,因此游兵于颖川一带。

平定南阳

刘邦率军进至此,与张良的韩军合兵,攻轩辕(今河南登封西北)略定韩地。赵别将司马卬想要渡过黄河进入关中,刘邦率军北上,攻打平阴县,破坏掉黄河渡口。南下与秦军再战雒阳东,不利,南下阳城,收取城中军马。与南阳郡的郡守吕齮战于犨县(今河南平顶山西南)东面,大破南阳秦军。刘邦占领了南阳郡,吕齮退守宛城。

楚军想绕过宛城直接西进。张良劝道:“您虽欲急入关,秦兵尚众,距险。今不下宛,宛从后击,强秦在前,此危道也。”于是刘邦在夜晚引兵还攻宛城,偃旗息鼓,天未明,就将宛城团团围住。吕齮想要自杀,他的门客陈恢加以劝阻,并出使楚营,与刘邦约定举城归降。刘邦封吕齮为殷侯,封陈恢食邑千户。

夺取关中

刘邦率军继续西行,夺取了丹水(今河南淅川)。而高武侯鳃、襄侯王陵这时也加入刘邦所率领的楚军,攻下西陵、胡阳。并且番君吴芮的部将梅鋗也至此,与刘邦军联合,攻下析(今西峡县)、郦等地。

刘邦所部楚军进兵至武关东面,于是派魏人宁昌出使秦廷,而这时章邯也投降了项羽。秦丞相赵高弑杀秦二世,令使者回报刘邦,想要和刘邦约定平分关中。刘邦认为赵高在使诈,于是听从张良之计,让郦食其、陆贾劝降武关(今陕西丹凤县武关镇)秦将,趁此机会袭取武关。之后,刘邦一面率军西进,一面令郦商别将攻取秦的汉中、巴、蜀等地。

接着汉军再在峣下击败秦军,这样刘邦所部楚军进至秦都咸阳附近的蓝田。秦廷在组织了最后的力量与刘邦军大战于蓝田,刘邦军大破秦军。这样秦朝失去了所有的抵抗力量。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十月,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在轵道(今陕西西安城区)旁,向刘邦献上了传国玉玺。秦朝至此灭亡。

约法三章

刘邦进入了咸阳后,以“关中王”自居。看着富丽堂皇的宫殿,刘邦有些留恋,准备就此住下。樊哙劝他注意天下还没有平定,别忘了秦的前车之鉴。刘邦根本听不进去,直到张良亲自来劝,他这才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刘邦率军退到了灞上。

刘邦到达灞上之后,便召集当地的名士,和他们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其他秦朝的苛刻法制一律废除,这使他得到了民心支持。

鸿门之宴

这时,项羽在击败章邯后,也领兵直奔关中而来。范增劝他趁机除掉刘邦,项羽就下令准备,要在第二天进攻。这时的刘邦在兵力上无法和强大的项羽相抗衡,他只有十万军队,不可能战胜项羽的四十万精兵。最后是项羽的叔叔项伯“救”了刘邦:项伯和张良很要好,见项羽要进攻了,便连夜潜入营中找到张良,让他赶紧走,以免被杀。张良却说不能丢下刘邦,就将消息透露给了刘邦。惊慌之下,刘邦赶忙向张良要计策,张良让刘邦赶紧去见项伯,说明自己没有野心和项羽争夺王位。

刘邦依计约到项伯,说明自己并无称王野心,并于项伯约成儿女亲家。 项伯当天夜里就返回了军营,他对项羽说:“因为沛公先行进入关中,为我们扫除了入关的障碍,我们这才能顺利地通过函谷关,沛公是有功劳的人,我们不应该猜疑他,应该真诚相待。”项羽听了,便决定不再进攻刘邦。

第二天,刘邦来到了项羽的军营,只带了樊哙、张良和一百名精锐亲兵。到了项羽的大帐鸿门,当面向迎接他的项羽赔礼道歉。项羽请刘邦入内赴宴,范增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项羽发令,但项羽却犹豫不决,默然不应。范增召项庄舞剑为酒宴助兴,趁机杀掉刘邦,项伯为保护刘邦,也拔剑起舞,掩护了刘邦,项庄的刺杀没有成功。后来刘邦借故离开,回到了大营。

在鸿门宴上,刘邦表现出了极高的沉着与冷静。能够全身而退,除了张良、项伯、樊哙的力保之外,关键是刘邦的冷静与沉着。

分封汉王

鸿门宴之后,项羽便领兵西进,项羽入咸阳,烧阿房宫、杀秦王子婴。又分封各路将军为王,刘邦被封为汉王,领地是巴、蜀和汉中共四十一县,国都为南郑(今陕西南郑)。并封秦朝的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音意)为雍王、塞王、翟王,领关中地,以扼制刘邦。刘邦大怒,打算出兵攻打项羽,经过萧何等人的劝阻,才决定隐忍入蜀。

项羽自称西楚霸王,掌握军队最高统帅权。楚怀王被尊为义帝,后来在郴县被项羽杀害。

项羽分封,表面上看去论功行赏,但是实际上却是对原诸侯势力进行重新组合,对服从自己的予以分封行赏,并没有照顾原诸侯在本国的实力与影响。因此从一开始埋下乱源。而且他又拒绝了谋士自王关中的建议,坚决衣锦还乡。

楚汉之争

还定三秦

汉元年(前206年)四月,诸侯在戏下罢兵,各自回到自己的封国。刘邦只好忍气吞声接受封号,于四月领兵入汉中、并烧毁栈道(用木板架在悬崖上铺成的道路),以示再也无意东出,以麻痹项羽。同年五、六月份,齐国贵族后裔田荣不满分封,赶走齐王,杀胶东王,自立为齐王。11月,刘邦乘机挥军东出,拜韩信为大将,重返关中,很快击败章邯,迫降司马欣、董翳,并用计欺骗项羽,使其相信自己取得关中后已心满意足,再也不会东进了。项羽放心去攻打田荣,对西边没有加强防范。最终则陷入齐地泥潭无法抽身。这样给了刘邦绝佳的机会。

汉军东出

汉二年(前205年),刘邦在基本平定三秦后,准备东出与项羽争天下。他出关到陕,慰问那里的父老。三月,刘邦率军从临晋渡河,魏王豹领兵跟随。很快攻下河内,俘虏殷王司马卬,置河内郡。南渡平阴津到雒阳,降河南王申阳。这时有新城三老董公等挡在刘邦马前诉说义帝的死亡经过。汉王闻后,大哭一场,遂为义帝发丧,举哀三日。然后向各诸侯王发布项羽大逆无道的罪状,并以此为借口号召各诸侯王率兵与自己一起讨伐项羽为义帝报仇。从而正式拉开了四年楚汉战争的序幕。

彭城之战

汉二年(前205年)5月,刘邦乘项羽深陷于齐国,无力抽身的机会,率领诸侯联军五十六万一举攻占西楚都彭城。短暂的胜利使刘邦失去理智,整日与诸侯喝酒庆祝。项羽闻之,急率轻骑兵三万回袭彭城,联军无备,一时被杀十万,溺水淹死十万,刘邦仅率数十骑逃脱,以汉为首的反楚联盟瓦解。

荥成对峙

汉二年(前205年)6月,刘邦率部退到荥阳,一路收集败兵,并派韩信灌婴等在京索之战中击败了楚追兵,得以喘息,稳住了阵脚,遂重整军队,依托关中基地和有利地势与项羽长期抗争。7月,章邯终于兵败自杀,刘邦完全解除了后顾之忧;且在逃往荥阳前便派人说服英布反楚,联络彭越扰楚后方;派韩信开辟北方战场,攻魏,破代,灭赵。同年冬,项羽发动反攻,围困荥阳,形势十分危急。刘邦用陈平反间计,使项羽怀疑范增,不用其谋,迫使范增怒而归乡。纪信装扮成刘邦去楚军诈降,刘邦乘机逃出荥阳。项羽加紧围攻荥阳,并夺取成皋。

为了减轻楚军对荥阳的压力,刘邦率军经武关、宛(今南阳)、叶(今叶县南),想引诱项羽南下。为配合汉军行动,此时韩信也率军到达黄河北岸,声援荥阳。彭越正在进攻下邳(今江苏邳州南)。项羽被迫率军回救,刘邦乘机收复成皋。汉三年(前204年)7月,项羽以凌厉攻势拔荥阳,再夺成皋。

鸿沟为界

刘邦一面命汉军在巩县一带坚守,阻击楚军前进,一面命韩信组建新军击齐,派人入楚腹地协助彭越进攻睢阳县、外黄县等地,再次迫使项羽回救。汉三年(前204年)11月,刘邦用计收复成皋,斩杀了项羽大将曹咎。

项羽在击败彭越后,寻汉军主力决战不成,屯兵广武(今河南荥阳北)与刘邦形成对峙。不久,韩信在潍水之战中歼灭齐楚联军,完成对楚侧翼的战略迂回,又派灌婴率军一部直奔彭城。项羽腹背受敌,兵疲粮尽,遂与汉订盟,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东归楚,西归汉。汉四年(前203年)10月,项羽引兵东归。

垓下之战

楚、汉订盟后,刘邦本想退兵,在张良、陈平提醒下,下令全力追击楚军。汉四年(前203年)11月,两军战于固陵(今淮阳西北),项羽小胜。

汉五年(前202年)正月,刘邦、韩信、刘贾、彭越、英布等各路汉军约计70万人与10万久战疲劳的楚军于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展开决战。汉军以韩信率军居中,将军孔藂为左翼、陈贺为右翼,刘邦率部跟进,将军周勃断后。

韩信挥军进攻,采用诱敌深入战术,前军先诈败,信引兵后退,命左、右翼军包抄攻击楚军后部步军。楚军久战疲劳后军迎战不利,汉军将楚后军与项羽前军骑士分割两半,韩信再指挥全军反击,楚军大败,阵亡四万余,被俘两万,被打散两万,仅剩不到两万伤兵随项羽退回阵中。

后楚军退入壁垒坚守,被汉军重重包围。楚军兵疲食尽。汉军和诸侯联军将之重重包围,晚上四面传来楚国的歌声。致使楚军上下军心瓦解,项羽只有率八百人突围至乌江(今安徽省和县境),这时项羽身边只剩下二十八骑,一亭长愿带项羽逃至江东重振霸业,遭项羽拒绝。项羽带着二十八骑大战汉军,在全军覆没后于乌江自刭而死。刘邦于是还至定陶,驰入韩信军中,收夺其兵权。

君临天下

汉五年(前202年)二月,刘邦兑现了先前的诺言,封韩信为楚王,彭越为梁王。韩信和彭越联合原来的燕王臧荼、赵王张敖以及长沙王吴芮共同上书刘邦,请他即位称帝。刘邦再三推辞,韩信他们说:“大王虽然出身贫寒,但能率领众人扫灭暴秦,诛杀不义,安定天下,功劳超过诸王,您称帝是众望所归。”刘邦顺水推舟地说:“既然你们大家都这样看,觉得有利于天下吏民,那就按你们说的办吧。”

同年2月28日,刘邦在山东定陶氾水(今山东曹县北)之阳举行登基大典,定国号为汉(史称西汉、前汉),是为汉高帝。刘邦即皇帝位后,王后吕雉改称皇后,太子刘盈称皇太子。刘邦最初打算定都雒阳,后根据戍卒娄敬的建议,定都咸阳以东的长安(今陕西西安),取长治久安之意。

对战匈奴

楚汉之际,刘邦忙于战争,而匈奴冒顿单于乘间展开征服事业,东灭东胡,西击大月氏,南侵燕代,一跃成为漠北霸主。

汉六年(前201年),刘邦企图解决韩王信的问题,韩王“恐诛,因与匈奴共约攻汉,以马邑(今山西朔县)降胡(匈奴)”。汉七年(前200年),匈奴大军四十万攻晋阳(今山西太原),刘邦率兵三十余万迎战,被围困于平城附近的白登山(今山西大同东南)长达七日七夜,最后用陈平之计,厚赂单于之妻阏氏,始得解围出走。在这种情况下,刘邦采纳刘敬的建议,对匈奴和亲,嫁以公主,并开放双方关市;每年送大批丝绸、粮食、酒等礼物,以缓和其对汉之侵扰。于是汉朝直到文景时期,仍采用和亲政策。

平异姓王

西汉王朝建立初年,诸侯国占据大汉江山的多半疆土,如同先秦列国割据状态,异姓诸侯王在封国内部军政独立、尾大不掉,给中央集权的统治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因素。

刘邦称帝之后,有意削除异姓诸侯王。燕王臧荼这位被项羽所封的诸侯王率先被平定;其后韩王信叛逃匈奴被带兵诛杀、赵王张敖因部下谋反而被废为侯;梁王彭越、淮阴侯(原为楚王,后降封)韩信被废后皆因吕雉而下场悲惨。汉十一年(前196年),淮南王英布起兵,刘邦抱病亲征,才将其平定。燕王卢绾本想亲自入长安向刘邦解释,后来却因刘邦驾崩又畏惧吕雉,不得不逃往匈奴。各大封国自此转入刘氏子孙手中。只有长沙王吴臣的长沙国幸免。

汉十二年(前195年),刘邦杀白马为盟,与诸将订下誓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这就是历史上的“白马之盟”。

善待功臣

在刘邦建国称帝后,封赏功臣侯者的位次有大约一百四十三位,部分封侯者有并列排名的情况,实际封侯数量更多。封侯功臣们都得到了优厚的待遇,被赐予爵位和食邑,这些功臣们最后都得以善终,其爵位也能被后代所承袭。

刘邦晚年带病征讨英布时,曾对镇守关中的萧何不放心,萧何后来听从他人建议,霸占百姓田产、自污声名而被下狱,刘邦醒悟后将其释放,专门自比“桀纣”向其道歉。刘邦在病重昏聩时受到他人谗言,以为樊哙谋反,担心他助诸吕作乱。后因陈平的妥善处置,樊哙才得幸免。最后萧何、樊哙二人也得以善终。

实际上,刘邦着力平定的是威胁中央统治的“王”,真正诛除的“功臣”仅有放任部下违法乱纪,继而被煽动拥兵造反、自立为王的陈豨。其余功臣、宿将,如曹参、周勃、灌婴、夏侯婴、张良、陈平,甚至雍齿、项佗等,大都得到善待。

病榻问相

刘邦晚年宠爱戚姬及其子赵王刘如意,疏远吕后,几次想废黜吕后所生的太子刘盈而立刘如意。但因张良、叔孙通等大臣皆反对,只得作罢。为了皇权的巩固,刘邦费尽心机。本来他年事已高大,在平定英布叛乱时又中了箭伤,到了长安后,病势日益沉重。吕后找来名医,刘邦问他病情,医生说能治,刘邦直接大骂道:“我以布衣之身,手持三尺之剑而取天下,这不是天命吗?我的命数在天,即使扁鹊再生,又有什么用处!”说罢,赏赐给医生五十金打发他走了。

吕后看着弥留中的刘邦,问他死后人事的安排:“萧相国死后,由谁来接替呢?”刘邦说曹参。吕后问曹参之后是谁,刘邦说:“王陵可以在曹参之后接任,但王陵智谋不足,可以由陈平辅佐。陈平虽然有智谋,但不能决断大事。周勃虽然不擅言谈,但为人忠厚,日后安定刘氏江山肯定是他,用他做太尉吧。”吕后又追问以后怎么办,刘邦说:“以后的事你也不会知道了。”

身后之事

汉十二年四月二十五日(前195年6月1日),刘邦崩于长安长乐宫,享年六十二岁(一说五十三岁)。葬于长陵(在今陕西咸阳),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

根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刘邦死后,群臣议定的庙号是太祖,谥号是高皇帝,全称为汉太祖高皇帝,简称庙号应该是汉太祖,简称谥号是汉高帝,而不是后世习称的汉高祖。但是司马迁《史记》作《高祖本纪》,首称刘邦为高祖。西汉之后的后世之君为了表示对刘邦的尊敬均尊称呼刘邦为高祖。而班固写的《汉书》文字相同,恐引歧义,将《史记》中的“高祖”换为“帝”。

为政举措

政治

善用人才

刘邦和项羽争天下时,季布和丁公他们都是项羽手下的大将。季布领兵几次使刘邦受困,丁公也领兵追击过刘邦,但最后放过了他。刘邦称帝后,记恨季布多次把自己逼至窘境,就把他抓了起来。但想到自己也需要他这样的忠臣来辅佐,就不再记仇,不但放了他,还任命他为郎中。丁公是季布同母异父的弟弟,他听说季布这样给过刘邦难堪的人都能释放做官,他这个曾对刘邦有恩的人就更不用说了。没想到,他却被刘邦抓起来。刘邦对众人说:“丁公做项羽的将领时不忠,就是他这种人使项王丧失了天下。”刘邦下令处死了丁公,还在军中示众,警示大家要做忠臣,不要学丁公。

建立汉朝后,刘邦以文治理天下,征用儒生,诏令天下,广泛求贤。即位的同年,刘邦在雒阳的南宫开庆功宴,宴席上,他总结了自己取胜的原因:“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论抚慰百姓供应粮草,我又不如萧何;论领兵百万,决战沙场,百战百胜,我不如韩信。可是,我能做到知人善用,发挥他们的才干,这才是我们取胜的真正原因。至于项羽,他只有范增一个人可用,但又对他猜疑,这是他最后失败的原因。”

定都关中

刘邦建立汉朝后,打算长久定都在雒阳。齐国戍卒娄敬听说后,从山东赶来见刘邦,认为他的得天下和周朝不同,所以不该效仿周朝以雒阳为都,应该到关中定都,这样便可以在秦地固守险地,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张良同意娄敬的建议,他说关中是“金城千里,天府之国”,退可守,攻可出。刘邦听后表示同意,很快将都城迁到了长安。

地方区划

刘邦接承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和郡县制,也按多年的社会风气沿用了先秦的分封制,将两者结合,实行郡国并行制,同时废除了秦朝的苛刻法律刑法。

法律思想

在平定天下后,刘邦以儒家思想为主,以法家思想为辅,取消秦朝“严刑峻罚”的做法,废除连坐法及夷三族,提出了“德主刑辅”。即以教化为主,刑罚为辅,达到宽柔相济,严松相当的统治效果。

刘邦命萧何参照秦朝法律“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即“汉律九章”。这是在战国时期李悝所制订的《法经》六篇(盗法、贼法、网法、捕法、杂法、具法)基础上补充了户律(户口管理、婚姻制度和赋税征收)、兴律(主要规定征发徭役、城防守备)和厩律(主要规定牛马畜牧和驿传方面),一般所说的汉律就是指《九章律》。

刘邦重用叔孙通整理朝纲,叔孙通制定了一套适合当时形势需要的政治礼仪制度,撰写了《汉仪十二篇》《汉礼度》《律令傍章十八篇》等仪法法令方面的专著,为汉朝的建立和巩固起了重要作用。

强化皇权

(一)清理异姓王

刘邦做了皇帝,也采取措施对皇权进行了巩固。各地的异姓王,有兵将,还三心二意。其他将领,为功劳大小和赏赐的多少争斗不止,如果安抚不当,就会投奔那些异姓王作乱。还有原先六国的后代也不能掉以轻心。在中央,丞相的权力对他这个皇帝也构成了威胁。刘邦从做了皇帝,到最后病死,中间有八年时间,基本上都用在了解决这些让他不放心的问题。

他先收拾的是韩信。汉六年(前201年),有人告发韩信谋反。刘邦问怎么办,大家说发兵讨伐。但陈平却反对,他说楚国兵精粮足,韩信又善于用兵,发兵很难取胜。他建议刘邦以巡游云梦为借口,让各诸侯王都到陈县,到那时韩信一定会来,然后再抓他问罪。刘邦依计行事,果然将韩信抓住了。韩信大声诉冤,被押到雒阳,因为没有明确的证据,刘邦便释放他,降封为淮阴侯。这使韩信怀恨在心。第二年,韩信谋划让陈豨在外地反叛,使刘邦亲自前去平叛,然后自己袭击留守都城的太子和吕后。但事情败露,被诱斩于长乐宫钟室。

除了韩信,其他诸侯王如彭越等人也被消灭,只剩下了长沙王吴臣。

(二)安抚功臣良将

对于其他将领,刘邦先是分封了萧何等二十余人为彻侯,但众将领因为互不服气,争功不止,刘邦就没有封侯。一次,在雒阳南宫,刘邦看见众将坐在沙地上不知在说什么,问身边的张良怎么回事,张良说他们在谋反。刘邦问为什么,张良说众人怕刘邦不能全部封赏。刘邦又问怎么办,张良就问他最恨的人是谁,刘邦说是雍齿,因为他功劳大而不忍心杀他。张良听了就让他封雍齿为侯,这样,大家就觉得被刘邦记恨的雍齿都能受封,他们就更不用着急了。于是,刘邦大摆庆功宴,封雍齿为什方侯,还当场命丞相和御史抓紧时间草拟论功行赏分封的名单。张良的计策果然奏效,众将的心都安定了。

(三)监视六国贵族后代

对于六国的后裔,刘邦则还受娄敬的强干弱枝的建议,将关东六国的强宗大族和豪杰名家、名门望族共十几万人全部迁到关中居住,置于中央控制之下,消除了后顾之忧。

(四)削弱相权

在刘邦平定了黥布叛乱回到长安后,萧何提议把上林苑开放,让百姓去耕种,因为上林苑基本上已经荒芜,并不是养兽供皇帝狩猎的地方。刘邦一听就恼了,硬说萧何拿了商人的贿赂,所以才替他们说话,借百姓之名为商人牟利。刘邦将萧何关进了监狱,几天后,有大臣问丞相犯了什么罪,刘邦说:“原先李斯做秦国的丞相,凡是功劳都归始皇,不好的事都由自己承担。但丞相萧何却接受了商人的贿赂,替他们求我开放上林苑,收买人心。因此要治他的罪。”通过打击元老功臣萧何,刘邦在削弱相权的同时将皇帝的权力提高了。

军事

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又名楚汉战争、楚汉争霸、楚汉相争、楚汉之战等,即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十二月(公元前202年1月),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最终,楚汉之争以项羽的西楚败亡,刘邦建汉朝而告终。

白登之围

白登之围,是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七年)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今山西省大同市东北马铺山)的事件。

汉高帝六年(前201年)九月,匈奴冒顿单于引兵攻太原,围韩王信于马邑(今山西朔县西北)。韩王信降匈奴,并与匈奴联合南下攻汉。汉高帝七年(前200年)初,刘邦亲率三十余万大军击韩王信,于铜鞮(今山西沁县南)破其军,又于晋阳(今山西太原市南晋源镇)破其与匈奴之联军。刘邦闻匈奴军屯代谷(今山西繁峙西北),欲击之,派人侦察匈奴虚实。冒顿匿其精壮,故意示弱。汉使十数人连续回报,皆言匈奴可击。刘邦又派刘敬前往侦察,未及还,刘邦即悉发汉军三十二万北上。刘敬(娄敬)回来后,指出匈奴有诈,不可轻易进兵。刘邦不听,亲率先头部队至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步兵未全到。冒顿单于以四十万精骑围刘邦于白登山(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凡七日,汉军内外联络中断,无法相救。刘邦采纳陈平之计,重赂匈奴阏氏,在阏氏劝说下,冒顿解围之一角,汉军乃得突围,至平城与主力会合。匈奴引兵北去,汉亦罢兵,派刘敬与匈奴结和亲之约。

经济

刘邦攻入咸阳时,便废除秦朝的苛法。与民约法三章,封存府库,对百姓秋毫无犯,深得民心。刘邦免其徭役减轻人民的负担,如减轻田租,什五税一,“与民休息”,释放奴婢,凡民以饥饿自卖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解放生产力,让士兵复员,以功劳行田宅”让士兵复员归家,给予他们土地及住宅,使他们从事生产劳作,迅速恢复提高国民经济。继续推行秦代按军功授田宅的制度,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并加重租税等,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同时鼓励生育,扩大劳动力。同时大力发展农业,抑制打击唯利是图的商人及残余的奴隶主阶级。

刘邦都这一系列举措,使百姓得以生息,民心得以凝聚,国家得以巩固。

文化

刘邦年轻时鄙视儒生,直到称帝之初,仍认为自己是马上得天下,《诗》《书》没有用处。陆贾说:“马上得到天下,能马上治天下吗?”刘邦于是命陆贾著书论述秦失天下原因,以资借鉴。

刘邦建立规模宏大的天禄阁、石渠阁,作为皇室(国家)的藏书之处。天下平定后,刘邦“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制礼仪,陆贾造《新语》。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虽日不暇给,规摹弘远矣。”

刘邦被立为沛公后,就知道“祠黄帝,祭蚩尤於沛庭。”在汉二年(前205年)的《重祠诏》中,刘邦指出:“吾甚重祠而敬祭。今上帝之祭,及山川诸神当祠者,各以其时礼祠之如故。”他认为“天子尊事天地,修祀山川,古今通礼。”

涂山是夏朝兴起之地,刘邦过涂山,“命立禹庙以镇涂山”,从此,历代官府和黎民百姓便有了祭祀大禹之所——涂山禹王庙。有庙而发展为有祭祀大禹诞辰的农历六月六涂山禹王庙会。由一年一祭的庙会又发展为一年三祭大禹的农历三月二十八日(禹会诸侯会期)、六月六日(禹诞辰)、九月九日(登高怀古、庆祝丰收)的三次庙会。

汉十二年(前195年)十二月,刘邦自淮南回朝,途经鲁,以太牢礼祭祀孔子。刘邦在回京师长安的路上,专程到曲阜以隆重的“太牢”礼仪祭孔,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亲临孔庙祭孔的君主,开了帝王祭孔的先例。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统治者掌握政权后,儒学的价值在社会的变革中得以充分体现。

总的来说,刘邦开创的汉朝奠定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文化,即儒家思想影响下的文化制度。

民族

秦末天下大乱,漠北的匈奴乘机南下,重新占据了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地区)。汉初,匈奴不断侵扰边郡,汉六年(前201年),韩王信投降匈奴。次年,刘邦亲自率兵前往征讨,在白登(今山西大同东北)被匈奴三十余万骑兵围困七昼夜。后用陈平计谋,重贿冒顿单于的阏氏,才得脱险。汉九年(前198年),刘邦不得不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开放汉与匈奴之间的关市,以缓和双方的关系。

历史评价

两汉

  • 郦食其:收天下之兵,立诸侯之后。降城即以侯其将,得赂即以分其士,与天下同其利,豪英贤才皆乐为之用。
  • 魏豹:汉王慢而侮人,骂詈诸侯髃臣如骂奴耳,非有上下礼节也。
  • 高起、王陵: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
  • 韩信: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言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 陆贾:①项羽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遂诛项羽,灭之。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②皇帝继五帝、三皇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始有也。
  • 司马迁:①然王迹之兴,起於闾巷,合从讨伐,轶於三代,乡秦之禁,适足以资贤者为驱除难耳。故愤发其所为天下雄,安在无土不王。此乃传之所谓大圣乎?②夏之政忠。忠之敝,小人以野,故殷人承之以敬。敬之敝,小人以鬼,故周人承之以文。文之敝,小人以僿,故救僿莫若以忠。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周秦之间,可谓文敝矣。秦政不改,反酷刑法,岂不缪乎?故汉兴,承敝易变,使人不倦,得天统矣。朝以十月。车服黄屋左纛。葬长陵。(均引自《史记》)
  • 王充:项羽与高祖俱起,威力轻重,未有所定,高祖诛羽,难於斩铁也,武王伐纣,易於摧木也,然则汉力胜周多矣,汤武伐桀纣,一敌也,高祖诛秦杀项羽,兼胜二家,力倍汤武,五代之起,皆有因缘,力易为也,高祖从亭长,提三尺剑,取天下,光武由白水,奋威武,帝海内,无尺土所因,一位所乘,直奉天命,推勋自然,此则起高於川汙,为深於丘山也。(《论衡》)
  • 班固:初,高祖不修文学,而性明达,好谋,能听,自监门戍卒,见之如旧。初顺民心作三章之约。天下既定,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制礼仪,陆贾造《新语》。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虽日不暇给,规摹弘远矣。”“汉帝本系,出自唐帝。降及于周,在秦作刘。涉魏而东,遂为丰公。丰公,盖太上皇父。其迁日浅,坟墓在丰焉。及高祖即位,置祠祀官,则有秦、晋、梁、荆之巫,世祠天地,缀之以祀,岂不信哉!由是推之,汉承运,德祚已盛,断蛇著符,旗帜上赤,协于火德,自然之应,得天统矣。 (《汉书》)
  • 荀悦:高祖起于布衣之中。奋剑而取天下。不由唐虞之禅。不阶汤武之王。龙行虎变。率从风云。征乱伐暴。廓清帝宇。八载之间。海内克定。遂何天之衢。登建皇极。上古已来。书籍所载。未尝有也。非雄俊之才。宽明之略。历数所授。神祇所相。安能致功如此。夫帝王之作。必有神人之助。非德无以建业。非命无以定众。或以文昭。或以武兴。或以圣立。或以人崇。焚鱼斩蛇。异功同符。岂非精灵之感哉。书曰。天工人其代之。易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其斯之谓乎。故观秦项之所亡。察大汉之所兴。得失之验。可见于兹矣。太史公曰。夏政忠。政忠之弊野。故殷承之以敬。以敬之弊鬼。故周承之以文。以文之弊薄。救薄莫若忠。三王之道。周而复始。周秦之间。可谓文弊。秦不改文酷刑。汉承秦弊。得天下矣。(《汉纪》)
  • 孔融:武王从后稷以来,至其身,相承积五十世,俱有鱼鸟之瑞,至高祖一身修德,瑞有四,吕公望形而荐女,吕后见云知其处,白蛇分,神武哭,西入关,五星聚。又武王伐纣,斩而刺之,高祖入秦,赦子婴而遗之,是宽裕又不如高祖也。(《周武王汉高祖论》)

魏晋

  • 曹丕:昔高祖脱衣以衣韩信,光武解绶以带李忠,诚皆人主当时贵敬功劳效心之至也。(《与于禁诏》)
  • 曹植:①昔汉之初兴,高祖因暴秦而起。官由亭长,自身亡徒。招集英雄,遂诛强楚。光有天下,功齐汤武。业流后嗣,诚帝王之元勋,人君之盛事也。然而名不继德,行不纯道。寡善人之美称,鲜君子之风采。惑秦宫而不出,窘项座而不起。计失乎郦生,忿过乎韩信。太公是诰,于孝违矣。败古今之大教,伤王道之实义。身没之后,崩亡之际,果令凶妇肆鸩酷之心,嬖妾被人豕之刑。亡赵幽囚,祸殃骨肉。诸吕专权,社稷几移。凡此诸事,岂非高祖寡计浅虑以致祸乱?然彼之雄才大略,倜傥之节,信当世至豪健壮杰士也。又其枭将尽荩臣,皆古今之鲜有,历世之希睹。彼能任其才而用之,听其言而察之。故兼天下而有帝位,流巨勋而遗元功也。不然斯不免当世之妄。(《汉二祖优劣论》)②屯云斩蛇,灵母告祥,朱旗既抗,九野披攘,禽婴克羽,扫灭英雄,承机帝世,功著武汤。(《汉高帝赞》)
  • 曹冏:汉祖奋三尺之剑,驱乌集之众,五年之中,遂成帝业。自开关以来,其兴立功勋,未有若汉祖之易也。夫伐深根者难为功,摧枯朽者易为力,理势然也。(《六代论》)
  • 刘邵:若一人之身,兼有英雄,则能长世;高祖、项羽是也。……高祖英分多,故群雄服之,英材归之,两得其用;故能吞秦破楚,宅有天下。(《人物志》)
  • 陆逊:①昔汉高受命,招延英异;光武中兴,群俊毕至。(《为荆州士人上疏》)②昔汉高舍陈平之愆,用其奇略,终建勋祚,功垂千载。(《陈时事疏》)
  • 傅玄:赫赫汉祖,受命龙兴,五星协象,神母告徵,讨秦灭项,如日之升,超从侧陋,光据万乘。(《汉高祖画赞》)
  • 曹髦:少康生於灭亡之后,降为诸侯之隶,能布其德而兆有其谋,卒灭过戈,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非至德弘仁,岂济斯勋,汉祖因土崩之势,收一时之权,为人子则数危其亲,为人君则因贤相,为人父则不能卫子,身殁之后,社稷几倾,若与少康易地而处,或未能复大禹之绩也,推此言之,宜高夏康而下汉祖矣。(《少康汉高祖论》)
  • 陈寿:观汉祖之取天下也,遭秦世暴乱,不阶尺土之资,不权将相之柄;发迹泗亭,奋其智谋,羁勒英雄,鞭驱天下:或以威服,或以德致,或以义成,或以权断。逆顺不常,霸王之道杂焉。是以圣居帝王之位,无一定之制。三代之美,固难及矣。(《帝王世纪·汉高祖论》)
  • 刘渊:①大丈夫当为汉高、魏武,呼韩邪何足效哉!②昔我太祖高皇帝以神武应期,廓开大业。(《晋书》《资治通鉴》引)
  • 王鉴:昔汉高、光武二帝,征无远近,敌无大小,必手振金鼓,身当矢石,栉风沐雨,壶浆不赡,驰骛四方,匪遑宁处,然后皇基克构,元勋以融。(《劝元帝亲征杜弢疏》)
  • 石勒: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耳。(《晋书》引)
  • 司马昱:高祖则倜傥疏达,魏武则猜忌狭吝。(《殷芸小说》引)

唐宋

  • 李世民:正主御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唯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也。昔汉高祖,田舍翁耳。提三尺剑定天下,既而规模弘远,庆流子孙者,此盖任得贤臣所致也。
  • 司马贞:高祖初起,始自徒中。言从泗上,即号沛公。啸命豪杰,奋发材雄。彤云郁砀,素灵告丰。龙变星聚,蛇分径空。项氏主命,负约弃功。王我巴蜀,实愤于衷。三秦既北,五兵遂东。氾水即位,咸阳筑宫。威加四海,还歌大风。(《史记索隐》)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敬仰刘邦,故兼姓刘氏;又以萧何助刘,故变其母族、后族为萧氏。
  • 苏轼:予观汉高祖及光武,及唐太宗,及我太祖皇帝,能一天下者四君,皆以不嗜杀人者致之,其余杀人愈多,而天下愈乱。
  • 苏辙:汉高祖、唐太宗,是以智勇独过天下而得之者也……昔者项籍乘百战百胜之威,而执诸侯之柄,咄嗟叱咤,奋其暴怒,西向以逆高祖,其势飘忽震荡如风雨之至。天下之人,以为遂无汉矣。然高帝以其不智不勇之身,横塞其冲,徘徊而不进,其顽钝椎鲁,足以为笑于天下,而卒能摧折项氏而待其死,此其故何也?夫人之勇力,用而不已,则必有所耗竭;而其智虑久而无成,则亦必有所倦怠而不举。彼欲就其所长以制我于一时,而我闭而拒之,使之失其所求,逡巡求去而不能去,而项籍固已败矣。……昔高祖之所以自用其才者,其道有三焉耳:先据势胜之地,以示天下之形;广收信、越出奇之将,以自辅其所不逮;有果锐刚猛之气而不用,以深折项籍猖狂之势。……夫古之英雄,唯汉高帝为不可及也夫。(《三国论》)
  • 张耒:沛公百万保咸阳,自古柔仁伏暴强。(《项羽》)
  • 何去非:汉太祖挟其在己之智术,固无足以定天下而王之。然天下卒归之者,盖能收人之智而任之不疑也。夫能因人之智而任之不疑,则天下之智皆其资也,此所谓真智者也。(《何博士备论》)
  • 范浚:夫以高祖权略智数,揽英豪而驱御之,盖真王霸才,虽羽百辈不敌也。(《楚汉论》)

  • 明太祖朱元璋对刘邦颇为尊崇,并数度予以正面的评价:①惟汉高祖皇帝除嬴平项,宽仁大度,威加海内,年开四百。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②项羽南面称孤,仁义不施,而自矜功伐。高祖知其然,承以柔逊,济以宽仁,卒以胜之。(《明太祖实录》《明史》印)
  • 李贽:汉祖之神圣,以后一人也。(《世纪緫论》)

近现代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对刘邦尤为关注,称他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多次加以称赞:

  • 刘邦是在封建时代被历史学家称为“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英雄人物。刘邦同项羽打了好几年仗,结果刘邦胜了,项羽败了,不是偶然的。
  • 刘邦能够打败项羽,是因为刘邦和贵族出身的项羽不同,比较熟悉社会生活,了解人民心理。
  • 汉朝的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
  • 汉太祖刘邦比西楚霸王项羽强,他得天下一因决策对头,二因用人得当。

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人类历史上最有远见、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两位政治人物,一位是开创罗马帝国的恺撒,另一位便是创建大汉文明的汉太祖刘邦。恺撒未能目睹罗马帝国的建立以及文明的兴起,便不幸遇刺身亡,而刘邦却亲手缔造了一个昌盛的时期,并以其极富远见的领导才能,为人类历史开创了新纪元!

轶事典故

相关成语

  •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 约法三章(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 一决雌雄(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 分我杯羹(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 筑坛拜将(出自《汉书·高帝纪上》)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 犬牙交错(出自《汉书·中山靖王传》)
  • 一败涂地(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 高阳酒徒(出自《史记·郦食其列传》)

贵不可言

《汉书·高帝纪》记载:刘邦的母亲有一次在水塘堤坝上闭目小憩,梦与天神不期而遇。逢上雷电交加,天色阴暗,其父太公到塘坝接应其母,只见一条蛟龙蟠于母身。随之就怀孕了,生下了刘邦。

刘邦曾辞去亭长在家务农,吕后和两个孩子住在田间小棚里,有一位过路老丈向其讨水喝,吕后还留他吃了饭。老丈看了吕后的相赞道:“夫人是天下贵人。”吕后请他给两个孩子看相,他看了孝惠帝,说:“夫人之所以能成为贵人,是因为有这个儿子。”他又看了鲁元公主,也说将来是位贵人。老丈走后,刘邦从另一间田舍归来,吕后向他备言前事,说那位老丈相我母子三人都是大贵之相。刘邦问老丈在哪,吕后说:“其走未远。”刘邦追及老丈,求问自己的生相。老丈说:“刚才说夫人及令郎等生相大贵,都是由于您的洪福。您的生相是贵不可言。”刘邦连忙称谢道:“果真如老先生所说,我永远会记住您的指点之恩。”到刘邦登基后,这位老丈的去向却不得而知了。

父子情深

拜太上皇

刘邦称帝后,在设盛宴招待大臣时,对父亲刘太公夸耀说:“原先您老经常说我是无赖,没有赖以生存的赚钱之道,没有二哥能理家治业。如今我做了皇帝,您看在是二哥的财富多,还是我的财富多呢?”

刘邦和父亲刘太公在一起住,每五天就去拜见一次。太公觉得没什么,也习惯了。但太公的属官却觉得不合适,就劝他说:“俗话说,天无二日,地无二主,当今皇帝是您的儿子,但他也是人主。您虽是他的父亲,但也是他的大臣。让他这个主人拜见您这个大臣,不合礼仪。况且这样也显不出皇帝的威严。”

等刘邦再拜见父亲时,太公就提前拿着扫帚出门相迎,然后倒退着进屋,不给刘邦行礼机会。刘邦很吃惊,跳下车去搀扶父亲,太公赶忙说:“皇帝贵为人主,不能因为我一个人破坏了国家的礼法。”刘邦便下诏书,尊太公为太上皇,这样一举两得,不但明示了皇帝的尊严,他也可以顺理成章地拜见父亲了。

建造新丰

据晋代笔记《西京杂记》记载,刘太公在皇宫生活日久后,终日闷闷不乐,刘邦忐忑不安,私下问太上皇侍从,侍从回答说:“太上皇以前在家乡丰邑城生活时每天都和邻居亲朋在一起以踢球、斗鸡、喝酒为乐,没有人能陪太上皇,因此才闷闷不乐。”于是刘邦在皇宫附近为父亲盖起一座新丰城,又将丰县部分亲朋邻居迁来居住。新丰城街巷布局跟家乡丰邑城一模一样,连迁来的相邻老幼和鸡犬都能认得各自的居所。

身披数创

刘邦从起事开始,连续亲征前线、身当矢石,也因此多次受伤。比较广为人知的就是被项羽埋伏弓弩射中胸口,以及临终那年带病征讨英布时再次中箭。

唐朝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注引《三辅故事》记载,刘邦在楚汉之争时期,和项羽展开多年拉锯战,身体受过十二次重大的创伤,被流矢、垒石伤到的就有四次。

喜爱蹴鞠

西汉初年,足球也得到贵族阶级的喜爱。汉朝人把蹴鞠视为“治国习武”之道,不仅在军队中广泛展开,而且在宫廷贵族中普遍流行。《西京杂记》上就记载:刘邦“斗鸡、蹴鞠为欢”。桓宽的《盐铁论》中说,西汉社会承平日久,“贵人之家,蹴鞠斗鸡”为乐,一般的人们也是在“康庄驰逐,穷巷蹴鞠”,古人居家旅行必备娱乐物。

祭祀纪信

《长安县志·王曲城隍庙会》记载:“楚汉荥阳之战中,汉将纪信假扮成汉王刘邦,解救刘邦出围,致被项羽烧死。刘邦得天下后,厚赏、追封纪信,并赐黄袍加身,择长安上林苑(今王曲镇)修建大型庙堂并祭祀,每年农历二月初八祭祀,后遂成庙会。”纪信救刘邦的故事在《史记·项羽本纪》和《汉书·高帝纪第一上》及地方相关资料上均有叙述。据传文景二帝时期,为了顺应民心、强化统治,遂将供奉的纪信封为城隍神,成为长安城的保护神。

刘氏冠

刘邦在当亭长的时候,自己用竹皮设计头冠,让担任求盗的下属到薛县去找人制作,刘邦时时戴着这种头冠,到了显贵之后也一样,人们称这种竹皮头冠为“刘氏冠”。东汉学者应劭注解称“刘氏冠”就是“鹊尾冠”,也叫“长冠”。东汉蔡邕称“长冠”原本是楚制,后来刘邦用竹皮改制之后称作“刘氏冠”。

汉高帝八年三月,刘邦规定:爵位不是公乘以上的,不得佩戴“刘氏冠”。

人际关系

家世

据记载,刘氏起源于三皇五帝之尧帝,尧帝长子监明受封于“刘”邑(今河北省唐县),监明早亡,其子式继封,遂以邑为氏也,传至夏朝有刘累,下传至士会适秦,归晋,有子留于秦,恢复刘氏,之后在战国时获于魏,遂为魏大夫,魏国从安邑迁都大梁,刘清(刘邦的曾祖父)出生,清生仁,刘仁迁丰邑,刘家即在此期间迁丰邑。

祖辈

  • 曾祖父:刘清,战国末期魏国大夫,出生并活动于魏都大梁。
  • 祖父:刘仁,大约在五国伐齐后迁丰邑中阳里。
  • 父亲:刘煓,字执嘉,即刘太公,刘邦登基后尊为太上皇。
  • 生母:温氏,一说王含始(刘媪),被追谥为昭灵夫人(昭灵后)。

兄弟姐妹

  • 长兄:刘伯,汉五年(前202年)追尊为武哀侯,高后时追尊为武哀王。长嫂封阴安侯。
  • 次兄:刘仲(?—前193年),名喜,被刘邦封为代王。后因抵抗匈奴战败,降封合阳侯,死后追谥“顷”。二嫂为顷王后。
  • 弟弟:刘交(?—前179年),排行第四,被封为楚王。死后谥号“元”。
  • 从父兄:刘贾,随刘邦征战有功,封荆王。英布反叛时被杀害。
  • 从祖弟:刘泽,封燕王。
  • 姐姐:姓名未知,被称为宣夫人。
  • 姐姐:姓名未知,被称为昭哀后。

后妃

  • 吕雉(?—前180年),生汉惠帝刘盈、鲁元公主
  • 曹夫人,生齐悼惠王刘肥
  • 戚夫人(?—前194年),生赵隐王刘如意
  • 薄姬(?—前155年),生汉文帝刘恒
  • 赵姬,生淮南厉王刘长
  • 管夫人
  • 赵子儿
  • 石美人
  • 唐山夫人(即唐姬)

子女

儿子

  • 刘肥(?—前189),刘邦庶长子。汉六年(前201年)立为齐王,死后谥号“悼惠”。
  • 刘盈(前210年—前188年),刘邦嫡长子。西汉第二位皇帝(前195-前188在位)。谥号孝惠皇帝。
  • 刘如意(前205年—前194年),汉七年(前200年)封代王,后徙为赵王。终被吕雉毒死,谥号“隐”。
  • 刘恒(前203年—前157年),西汉第三位皇帝(前180-前157在位)。庙号太宗,谥号孝文皇帝。
  • 刘恢(?—前181年),汉十一年(前196年)被立为梁王,赵王刘友幽死后被改封为赵王,因宠妃被吕氏逼死,殉情自杀。文帝时追谥“恭”。
  • 刘友(?—前181年),初封淮阳王,后改封赵王,被吕后幽禁而死,谥号“幽”。
  • 刘长(前198年—前174年),汉十一年(前196年)封淮南王,文帝时因谋反被废,迁徙至蜀地而死,谥号“厉”。
  • 刘建(?—前181年),汉十二年(前195年)被立为燕王,十五年后死,谥号“灵”。子嗣被吕后杀死。

女儿

  • 刘氏,即鲁元公主。嫁赵王张敖为妻,生子张偃。

主要作品

  • 《大风歌》

《大风歌》是刘邦平英布还,过沛县,邀集故人饮酒。酒酣时刘邦击筑,同时唱了这首歌。汉朝人称这篇歌辞为《三侯之章》,后人题为《大风歌》(始于《艺文类聚》)

  • 《鸿鹄歌》

《鸿鹄歌》为刘邦所作。刘邦晚年宠爱戚夫人,欲立戚夫人所生的赵王如意为太子。汉高祖十二年,刘邦病重,自知不久于人世,于是就想换立太子,在一次宴会中,太子请来闻名遐迩的贤人“商山四皓”相随,换立之事已不可能,刘邦无奈,召来戚夫人。刘邦让戚夫人跳楚舞,自己则借着酒意击筑高歌,遂成此文。

  • 《手敕太子文》

《手敕太子文》是汉高祖刘邦病危时写给长子刘盈的一封敕书,以父亲和帝王的身份,临终向儿子谆谆告诫:要读书、要用贤、要治理好天下。这封敕书在历代帝王敕书中非常具有代表性,也是一篇很好的家训。

  • 其余相关作品参考《全汉文·卷一:高帝》。

人物争议

出生时间

对于刘邦的出生时间,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中均无明确记载,之后的史学家在为二者作注时才加以说明,但有两种不同说法:

  1. 南朝宋时裴骃在《史记集解·高祖本纪》中引西晋皇甫谧之言,称:“高祖以秦昭王五十一年生,至汉十二年,年六十二。”即认为刘邦出生于秦昭王五十一年(前256年)。
  2. 唐代颜师古注《汉书·高帝纪下》时引“臣赞”之言,称:“帝年四十二即位,即位十二年,寿五十三。”刘邦卒于汉十二年(前195年),据此推算,则刘邦出生于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

对于二种说法,现有史料尚不足以确定孰是孰非。故在有确切证据前,应对两种说法都存疑。

后世纪念

陵寝

长陵,又名“长山”,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中心以北约二十公里、咸阳市以东约二十公里的窑店镇三义村北,是刘邦与吕后的合葬地。刘邦陵位于陵园西侧,吕后陵居东偏南。长陵的陪葬墓数量很多,当年曾经跟随刘邦南征北战的功臣和贵戚、宠妃,如萧何、曹参、周勃、戚夫人等,死后多陪葬在长陵。陵园的北面设有长陵邑。史载刘邦生前迁徙五万户入长陵邑。1988年,国务院将长陵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塑像

  • 河南省永城市芒砀山大汉雄风巨像
  • 江苏省沛县汉宫刘邦塑像
  • 丰县刘邦广场刘邦塑像
  • 丰县汉皇祖陵的刘邦塑像
  • 徐州市楚王陵公园刘邦塑像
  • 河南省商丘博物馆刘邦塑像

其他

  • 刘邦斩蛇碑(河南省永城市芒砀山主峰南麓)
  • 刘邦广场(江苏省徐州市丰县)
  • 汉皇祖陵(江苏省徐州丰县赵庄镇刘寨村)

史料索引

  • 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 班固《汉书·高帝纪》
  • 荀悦《汉纪·汉高祖皇帝纪》
  • 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
--
本文转自,如有侵权,请联系(service@soogu.ren)删除!

趣站迷

随机人物

  • 张廷玉

    张廷玉

    0 阅读 0 赞

  • 徐达

    徐达

    0 阅读 0 赞

  • 朱耷

    朱耷

    0 阅读 5 赞

  • 李适

    李适

    0 阅读 1 赞

  • 赵恒

    宋真宗赵恒

    0 阅读 0 赞

  • 麦哲伦

    麦哲伦

    0 阅读 0 赞

  • 樊哙

    樊哙

    0 阅读 0 赞

  • 夏完淳

    夏完淳

    0 阅读 1 赞

热门人物
  • 纪晓岚

    纪晓岚

    纪昀(1724年8月3日-1805年3月14日),字晓岚,别……

  • 高适

    高适

    高适(704年—765年),字达夫,沧州渤海县(今河北省景县……

  • 张道陵

    张道陵

    张道陵(34年—156年),一名张陵。东汉沛国丰(今江苏丰县……

  • 铁木真

    成吉思汗铁木真

    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1227年8月25日)……

  •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1045年6月12日—1105年9月30日),字鲁直……

Copyright © Gurenmi.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