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仪(北宋词人)

李之仪

李之仪(1048年~1127年),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滨州无棣(今属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

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王钦臣(北宋藏书家、图书馆官员)

王钦臣

王钦臣(约1034年—约1101年),北宋藏书家、图书馆官员。字仲至,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王洙子。幼有志操,以父荫入官,文彦博荐试学士院,赐进士及第。历陕西转运副使,元佑初,为工部员外郎,曾奉使于高丽。

蔡襄(北宋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

蔡襄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兴化军仙游县唐安乡连江里青泽亭境蔡坑(今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九社村蔡坑自然村)人。北宋名臣,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

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等职,在朝为谏官时,以直言著称。后数度外出,历知泉州、福州、开封府事,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在福州时,去民间蛊害;在泉州时,与卢锡共同主持建造洛阳桥;在建州时,倡植福州至漳州七百里驿道松,主持制作北苑贡茶“小龙团”。宋英宗即位后正授三司使,再以端明殿学士出知杭州。治平四年(1067年),蔡襄逝世。累赠少师,谥号“忠惠”。

蔡襄精于书法,其书学虞世南、颜真卿,并取法晋人。正楷端重沉着,行书温淳婉媚,草书参用飞白法。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为“宋四家”。书迹传世有碑刻《万安桥记》《昼锦堂记》,墨迹有《谢赐御书诗》等。诗文清妙,造诣较深。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荔枝谱》则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有《蔡忠惠公文集》传世。

向皇后(宋神宗赵顼的皇后)

向皇后

向皇后(1046年―1101年),祖籍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宰相向敏中曾孙女,宋神宗赵顼皇后,从曾祖辈开始居住开封。1085年,宋哲宗继位,尊为皇太后。

1100年宋哲宗去世,一度临朝听政。力排宰相章惇之议,拥立端王赵佶为帝,是为宋徽宗。1101年,向皇后去世,享年56岁,谥号钦圣宪肃皇后。

邵元奴(宋徽宗妃嫔)

邵元奴(1110年—?),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妃嫔。被封为正五品才人。

经历靖康之变(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时十八岁。靖康之变后,与宋徽宗一起被俘北上,五起北行,押往金国。

于天会八年(公元1130年)七月十五日,与宋徽宗等人一起被迁徙到金国的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

邵元奴的名字与年龄,记载于《宋俘记》与《开封府状》中。

邵元奴的去世时间,史料没有记载。

梅尧臣(北宋诗人、官员)

梅尧臣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官员、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南宋刘克庄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集》及《毛诗小传》等。

苏迈(苏轼长子、北宋韶州仁化令)

苏迈

苏迈(1059年—1119年4月26日),字维康,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长子,生母为苏轼的第一位妻子王弗。尝为酸枣尉(《苏轼文集》卷六八《书迈诗》)

政和三年(1113年),55岁的苏迈在苏家湖常携孙到岳父吕陶隐居处萧县居住,至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三月十五日,苏迈卒于萧县皇藏峪龙岗泉。

康熙版《德兴县志》载其“文学优赡,政事精敏,鞭朴不得已而加之,民不忍欺,后人仰之”。

范宽(宋代著名绘画大师、北宋三大家之一)

范宽

范宽(约950年—约1032年),又名中正,字中立,陕西华原(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人,宋代绘画大师。因为性情宽厚豁达,时人称之为“宽”,遂以范宽自名。范宽、董源、李成,并称“北宋三大家”。艺术成就使得范宽与李成齐名,并称“李范”,又与同为华原人的柳公权合称“柳范”。

初学李成,后感悟“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造化”,遂隐居终南、太华,对景造意,写山真骨,自成一家。其画峰峦浑厚端庄,气势壮阔伟岸,令人有雄奇险峻之感。用笔强健有力,皴多雨点、豆瓣、钉头,山顶好作密林,常于水边置大石巨岩,屋宇笼染黑色。作雪景亦妙。

存世作品有《谿山行旅图》《雪山萧寺图》《雪景寒林图》等。

2004年,美国《生活》杂志将范宽评为“上一千年对人类最有影响的百大人物”第59位。

赵德昭(赵匡胤次子)

赵德昭

赵德昭(公元951年—979年),字日新,宋太祖赵匡胤次子,母孝惠皇后贺氏。乾德二年(964年),任贵州防御史。开宝六年(973年),任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改任京兆尹,兼任侍中,封武功郡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加任检校太尉。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因受宋太宗训斥,自杀而死。死后追赠中书令,追封魏王,赐谥号懿。宋真宗时期,追赠太傅。宋仁宗时期追赠太师,改封吴王,宋英宗时期改封越王,宋哲宗时期改封燕王。 乾兴元年(1022年),加赠太师。其九世孙为宋理宗,十世孙为宋度宗,十一世孙为宋末三幼主。

张咏(北宋名臣)

张咏

张咏(946年—1015年),字复之,号乖崖,谥号忠定,濮州鄄城(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人。太平兴国年间进士。累擢枢密直学士,真宗时官至礼部尚书,诗文俱佳,是北宋太宗、真宗两朝的名臣,尤以治蜀著称。 他的文集被命名为《张乖崖集》。

高俅(北宋末年太尉)

高俅

高俅(?—1126年),北宋末年太尉,宋徽宗时期的官员。

高俅因善蹴鞠,获宠于端王赵佶(即徽宗)。高俅官居太尉,没有战功,他恃宠营私,“侵夺军营,以广私第,多占禁军,以充力役”,导致禁军“纪律废弛”、“军政不修”,以至于金兵来袭之时,禁军一哄而散。金兵南下侵宋之后,高俅、童贯、蔡攸等人和宋徽宗一路南逃,身为军事高官而不思抵抗。

他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有一定的诗词歌赋功底,会使枪弄棒,有一定的武功基础。对皇帝宋徽宗百般讨好,迎合宋徽宗好名贪功的喜好。高俅管理禁军,在军队训练上玩了不少花架子。

李觏(北宋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

李觏

李觏(1009年—1059年),字泰伯,号盱江先生,北宋建昌军南城(今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人),北宋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

李觏家世寒微,自称“南城小民”。自幼聪颖好学。5岁知声律、习字书,10岁通诗文,20岁以后文章渐享盛名,但科举一再受挫,仕途渺茫。从此退居家中,奉养老母,潜心著述。他俊辩能文,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

李觏一生以教学为主,40岁那年由范仲淹荐为太学助教,后为直讲,所以后人称他为“李直讲”,李觏家于盱江边,创办了盱江书院,故又称“李盱江”,学者称盱江先生。为纪念李觏,南城县在原盱江书院附近的登高山中新建了盱江书院,并安放了李觏汉白玉塑像。

周邦彦(北宋文学家、音乐家,婉约派词人)

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或1058年-1123年),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文学家、音乐家、官员,宋词“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之一。

周邦彦自少性格疏散,但勤于读书。宋神宗时成为太学生,撰《汴都赋》,歌颂新法,受到神宗赏识,升任太学正。此后十余年间,在外漂流,历任庐州教授、溧水县令等职。宋哲宗亲政后,周邦彦回到开封,任国子监主簿、校书郎等职。宋徽宗时一度提举大晟府,负责谱制词曲,供奉朝廷。后又外调顺昌府、处州等地。后在南京应天府逝世,享年六十六岁。获赠宣奉大夫。

周邦彦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词派词人所宗,其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近人王国维称其为“词中老杜”,是公认“负一代词名”的词人,在宋代影响甚大。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

慕容延钊(北宋开国元勋)

慕容延钊(913年~963年),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人。五代末年至北宋初年名将,开州刺史慕容章之子。

出身将门,善于攻伐,南征北战,戎马一生。以军事统帅的身份,参加后周和北宋初年统一战争,并立下显赫战功,迁山南东道节度使,拜枢密副使、检校太尉等。

乾德元年(963年)病逝,时年五十一岁,追赠中书令、河南郡王。

曾布(北宋宰相)

曾布

曾布(1036年11月3日—1107年8月21日),字子宣,太常博士曾易占之子,中书舍人曾巩之弟,北宋中期宰相,王安石变法的重要支持者,在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王安石变法期间曾同时担任集贤校理、判司农寺、检正中书五房、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三司使等职。

十三岁时,父亲曾易占去世,跟随兄长曾巩学习,得到了王安石和韩维的推荐,曾布得以上书言政,得到了宋神宗的重视并被重用,在熙宁年间王安石变法的关键时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后来在市易法的争论中,曾布被认为阻挠了新法而贬谪出外,在饶、潭、广、桂、秦、陈、蔡等地奔波为官。

宋神宗驾崩后,高太后垂帘,旧党执政,曾布又因坚持不变役法而未进入政治中心,直至宋哲宗亲政后才得到重用,重新开展变法事业,被任命为枢密使,但又与同为新党的章惇爆发矛盾。端王赵佶继位后,章惇因反对被贬谪,曾布被徽宗任命为右仆射,并排挤掉了作为左仆射的韩忠彦,又和新任左仆射蔡京爆发矛盾,被一再贬谪,最终死于润州,终年七十二岁。死后追赠观文殿大学士,谥号文肃。

曾布虽然不乏才干,但在宋史中却被列入《奸臣传》,政治生命被卷入北宋后期白热化的党争,政治立场较为中立,在哲、徽二帝时期的斗争中扮演重要角色。

吕惠卿(北宋宰相,政治改革家)

吕惠卿

吕惠卿(1032年—1111年),字吉甫,号恩祖,汉族,泉州南安水头镇朴里人,北宋宰相,政治改革家,王安石变法中的二号人物,为推动变法做出了许多贡献。和王安石情同师徒,后因事生恨;宦途起伏不定,后半生一直在朝外辗转,历任翰林学士、知军器监、参知政事、知太原府等职。

嘉祐二年(1057年)中进士,因和王安石政治理念相合而获得他的器重,还得到了宋神宗的信任。在熙宁初年王安石执政时期,帮助他推动了青苗法、市易法等数项改革。王安石第一次被罢相后,吕惠卿出任参知政事(副宰相),继续推动变法,变法过程中,和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成为参知政事后与王安石发生矛盾,二人关系破灭,王安石回朝后,吕惠卿因连坐其弟罪责被贬出京,从此远离政治中心。在边境,吕惠卿历任鄜延路经略使、知太原府等职,继续推动置将法等军事改革的进行。宋哲宗即位后,吕惠卿被高太后支持的保守派迅速打倒,贬为建宁军节度副使。在哲宗亲政后,又得到任用,但再也无法进入政治中心。宋徽宗年间,于醴泉观使任上致仕,死后被追赠为开府仪同三司。后追谥“文敏”。

吕惠卿大半生都被卷入新旧党的争斗,宦途也因此非常波折,评价也出现极大分歧,史书上认为他背信弃义、祸国无耻,人格低劣;而在后世对王安石变法重新定义后,认为他是卓有才能的政治改革家。

晏几道(北宋著名词人)

晏几道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道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潘美(北宋郑武惠王)

潘美

潘美(925年—991年),字仲询,汉族,大名(今河北省大名县)人,北宋开国名将。潘美与宋太祖赵匡胤关系素来深厚,宋朝建立后,受到重用。李重进叛乱,太祖亲征,潘美为行营都监从征。

开宝三年(970年),为行营诸军都部署、朗州团练使,率军灭南汉,以功拜山南东道节度使、知广州兼市舶使、兼任岭南道转运使。

开宝八年(975年)助都部署曹彬伐南唐,南唐灭亡,加检校太傅、宣徽北院使。

太平兴国四年(978年)正月,任北路都招讨制置使,判太原行府事。随太宗征范阳,任知幽州行府事。及班师,命兼三交都部署,留屯以捍北边。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三月雁门关之捷,封代国公,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改忠武军节度使,进封韩国公。雍熙三年(986年),宋兵三路北伐辽朝,潘美为云、应、朔等州行营都部署,率西路军出雁门,所向克捷。不久,因曹彬所领东路军大败于岐沟关,潘美等受诏撤军,并护送寰、朔、云、应等四州百姓随军内迁。在护送边民内迁途中,潘美指挥失当,致名将杨业陷敌被俘而死。为此,潘美被削秩三等,降为检校太保。明年,复检校太师。知真定府,未几,改都部署、判并州。加同平章事,数月卒,年六十七。赠中书令,谥武惠。咸平二年(999年),配飨太宗庙庭。宋真宗时追封为郑王。明洪武 二十一年(1388年)从祀于帝王庙。

韩琦(北宋政治家、词人)

韩琦

韩琦(1008年8月5日-1075年8月8日),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省安阳市)人。北宋政治家、词人。

韩琦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历任将作监丞、开封府推官、右司谏等职。曾奉命救济四川饥民。宋夏战争爆发后,他与范仲淹率军防御西夏,在军中颇有声望,人称“韩范”。之后又与范仲淹、富弼等主持“庆历新政”,至仁宗末年拜相。宋英宗时,参与调和帝后矛盾,确立储嗣之位。宋神宗即位后,坚辞相位,连判永兴军、相州等地,又反对“熙宁变法”。累官永兴节度使、守司徒兼侍中,封爵魏国公。熙宁八年(1075年),韩琦去世,年六十八。神宗为他御撰“两朝顾命定策元勋”之碑,追赠尚书令,谥号“忠献”,并准其配享英宗庙庭。宋徽宗时追封魏郡王。至清代,更先后从祀历代帝王庙及孔庙。

韩琦为相十载、辅佐三朝,为北宋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宋人欧阳修赞其“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其文“词气典重”,“有垂绅正笏之风”;为诗不事雕琢,自然高雅;工于书法,尤善正书。家中聚书上万卷,在安阳筑有“万籍堂”。今有《安阳集》《谏垣存稿》等传世。

杨文广(北宋名将)

杨文广

杨文广(999年—1074),字仲容,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为太尉杨业之孙、高阳关副都部署杨延昭的儿子。杨文广999年出生于太原,凭借门荫入仕,加入禁军。从平陕南张海起义,升任殿直,效力于陕西经略使范仲淹麾下。皇祐四年(1052年),跟随狄青讨伐侬智高,累迁左藏库使、带御器械。宋英宗即位后,历任成州团练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出任兴州防御使、秦凤路副都总管。熙宁元年(1068年),在陕西经略使韩琦指导下,兴建通渭堡,打退西夏进攻,担任泾鄜二州知州;奉命驻防河北,防备契丹进攻,出任定州路副都总管、侍卫步军都虞候。熙宁七年(1074年)十一月,杨文广去世,获赠同州防御使。

评书中为杨宗保之子,军纪严明,既有挂帅责打妹妹杨金花军棍事,也有曾在母亲穆桂英手下为先锋被严责之事。南征北战,先后参与征辽、平夏、征南诸役,后被封太平王,并曾娶得十几位妻妾,其中作为原配的吴金定和宋皇赐婚的百花公主并为杨文广正妻。

喻皓(建筑工匠)

喻皓

喻皓(生卒年不详),浙东人,是一位出身卑微的建筑工匠,生活的年代正是五代末、北宋初。生卒年代因记载缺乏,只知道他在北宋初年当过都料匠(掌管设计、施工的木工),长期从事建筑实践。在这长期的实践中,他勤于思索、并善于向别人学习,因而在木结构建造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建筑多层的宝塔和楼阁。宋欧阳修《归田录》曾称赞他为“国朝以来木工一人而已”。

王景(五代至北宋初年名将)

王景

王景(889年-963年),莱州掖县(今山东莱州)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名将。

王景出身务农之家,早年沦为盗贼。其后投身后梁大将王檀麾下,历仕后唐、后晋、后汉三朝,累官横海节度使、同平章事。后周建立后,王景连任河中节度使、凤翔节度使,封褒国公。周世宗在位时,王景与向拱协力收复关右四州。周恭帝即位后,改封凉国公。北宋建立后,更进封太原郡王。

乾德元年(963年),王景去世,年七十五。册赠太傅,追封岐王,谥号“元靖”。

苏舜钦(北宋诗人、书法家)

苏舜钦

苏舜钦(1008年—1048年),字子美,梓州铜山县(今四川省中江县)人,生于开封。北宋时期大臣,参知政事苏易简孙子。

景祐元年,考中进士,出任蒙山县令,历任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位。支持范仲淹推行的庆历革新,遭到御史中丞王拱辰劾奏,罢职闲居苏州,修建沧浪亭。庆历八年(1048年),担任湖州长史,未及赴任,因病去世,时年四十一岁。

提倡古文运动,善于诗词,与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合称“苏梅”,著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苏舜钦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今存《苏舜钦集》。

钱公辅(北宋扬州知州)

钱公辅

钱公辅(1021年~1072年),字君倚,武进(今江苏常州)人。宋代诗人。少从胡翼之学,有名吴中。仁宗皇祐元年(1049)进士(《宋诗拾遗》卷四)。历通判越州、知明州,擢知制诰。英宗即位,谪滁州团练使。神宗立,拜天章阁待制知邓州,复知制诰,知谏院。

熙宁四年(1071),由知江宁府徙知扬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三)。五年,卒(同上书卷二四○),年五十二。《宋史》卷三百二一列传第八十有传。

温仲舒(北宋时期大臣)

温仲舒

温仲舒(944年—1010年),字秉阳,北宋河南(今河南洛阳东)人。北宋大臣,与寇准并称“温寇”。

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考中了进士,位列探花。曾任枢密院副使,改任同知枢密院事,位列宰执,后外放秦州知州,驱逐渭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使之从边地成为北宋的内地。回朝后担任过参知政事。

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温仲舒被封为昭文馆大学士,不久去世,享年67岁。追赠左仆射,谥号为恭肃。

吕蒙正(北宋初年宰相)

吕蒙正

吕蒙正(944年—1011年),字圣功,河南洛阳人,祖籍在今莱州市城港路街道军寨址村。北宋初年宰相。

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考中状元后,授将作丞,出任升州通判。步步高升,三次登上相位,封为许国公,授太子太师。为人宽厚正直,对上遇礼而敢言,对下宽容有雅度。

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去世,终年六十八,追赠中书令,谥号文穆。

寇準(北宋政治家、诗人)

寇準

寇準(961或962年8月27日—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先后知巴东、成安二县。为人刚直,因多次直谏,渐被宋太宗重用,淳化二年(991年)任枢密副使,淳化五年(994年)升任参知政事。宋真宗即位后,先后在工部、刑部、兵部任职,又任三司使。景德元年(1004年),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当年冬天,契丹(辽国)南下犯宋,包围了澶州等河北地区,朝野震惊;寇準力排众议,坚主抵抗,反对南迁,促使真宗亲往澶州督战,从而稳定了军心,使宋辽双方订立“澶渊之盟”。景德三年(1006年),被王钦若等人排挤,辞去相位,知陕州。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又任枢密使、同平章事。天禧三年(1019年)又恢复宰相职务。天禧四年(1020年),罢为太子太傅,封莱国公。后又遭丁谓诬陷,被一再贬逐,直至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 (1023年),病逝于雷州贬所。

皇祐四年(1053年),宋仁宗下诏为其立神道碑,并亲于碑首撰“旌忠”二字,复爵莱国公,追赠中书令,谥号“忠愍”,故后人多称寇忠愍或寇莱公。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

寇準善诗能文,其诗被列为“晚唐派”,以七言绝句最有韵味。有《寇莱公集》七卷、《寇忠愍公诗集》三卷传世。

宋哲宗赵煦(北宋第七位皇帝)

赵煦

宋哲宗赵煦(1077年1月4日-1100年2月23日),原名赵佣,宋朝第七位皇帝(1085年4月1日-1100年2月23日在位),宋神宗赵顼第六子,母亲为钦成皇后朱氏。

赵煦早年历封均国公、延安郡王。元丰八年(1085年),被立为太子,同年即位,年仅十岁,由祖母太皇太后高氏(高滔滔)临朝听政。高氏起用司马光等,恢复旧法,史称“元祐更化”。元祐八年(1093年),高氏去世,赵煦开始亲政。赵煦亲政后,下令绍述并实施元丰新法,罢旧党宰相范纯仁、吕大防等,起用章惇、曾布等新党。新党执政后,逐步恢复免役、青苗、市易等新法。后来新党内部分裂,使新法大受影响,党争愈演愈烈。在军事上重启河湟之役,收取青唐地区,并发动两次平夏城之战,使西夏臣服。

元符三年(1100年),赵煦病逝,年仅二十五岁,在位十五年。累谥为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庙号哲宗,葬于永泰陵。

富弼(北宋名相、文学家)

富弼

富弼(1004年2月13日—1083年8月8日),字彦国。河南(今河南省洛阳市)人。北宋名相、文学家。

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富弼举茂才异等,历授将作监丞、直集贤院、知谏院等职。庆历二年(1042年),奉命出使辽国时,以增加岁币为条件,据理力争,拒绝割地要求。任枢密副使时,与范仲淹等共同推行庆历新政。新政失败后,出知郓州、青州等地。任内救助数十万灾民。至和二年(1055年)拜相。宋英宗即位,召为枢密使,因足疾解职,进封郑国公。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再度为相,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判亳州,拒不执行青苗法。后以司空、韩国公致仕,退居洛阳,仍继续请求废止新法。元丰六年(1083年),富弼去世,年八十。累赠太师,谥号“文忠”。元祐元年(1086年),配享神宗庙庭,宋哲宗亲篆其碑首为“显忠尚德”。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从祀历代帝王庙。今存《富郑公集》。

富弼多次出使辽国,对西夏情形也十分关注。他利用自己对宋、辽、西夏三国关系的透彻了解,助宋朝撬开辽夏同盟,使宋、辽、西夏三足鼎立的格局逐渐稳定。但晚年力抵变法,又劝神宗“愿二十年口不言兵”,被认为是因循守旧、锐气尽丧的表现。

邵雍(北宋哲学家、北宋五子之一)

邵雍

邵雍(1012年1月21日—1077年7月27日),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等,谥康节。北宋理学家、数学家、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随父徙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居城西北苏门山,刻苦为学。出游河、汾、淮、汉,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十六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邵雍三十岁,游历河南,因将父母葬在伊水(河南境内南洛水支流)之上,遂而成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定居洛阳,以教授为生。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咸淳三年(1267年),从祀于孔庙。

宋英宗赵曙(北宋第五位皇帝)

赵曙

宋英宗赵曙(1032年2月16日—1067年1月25日),原名赵宗实,后改名赵曙,宋朝第五位皇帝(1063年5月1日—1067年1月25日在位),宋太宗赵光义曾孙,商王赵元份之孙,濮王赵允让第十三子,宋仁宗赵祯养子。

赵曙幼年时被无子的仁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赵宗实。担任左监门卫率府副率,后历任右羽林军大将军、宜州刺史、岳州团练使、秦州防御使。嘉祐七年(1062年),被立为皇子,改名赵曙,封巨鹿郡公。

嘉祐八年(1063年),赵曙即帝位。赵曙为帝之后,任用旧臣韩琦等人,与辽国和西夏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治平三年(1066年),赵曙命司马光设局专修《资治通鉴》。

治平四年(1067年),赵曙因病驾崩于宫中福宁殿,享年三十五岁,在位4年,谥号为宪文肃武宣孝皇帝,庙号英宗,葬于永厚陵(今河南巩义孝义堡)。元丰六年(1083年)十一月,加谥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

宋神宗赵顼(北宋第六位皇帝)

赵顼

宋神宗赵顼(1048年5月25日—1085年4月1日),初名赵仲针,宋英宗赵曙长子,生母宣仁圣烈高皇后,北宋第六位皇帝(1067年1月25日—1085年4月1日在位)。治平元年(1064年),进封颍王。治平三年(1066年)十二月,被立为皇太子。治平四年(1067年)正月继位。

神宗在即位之初,耳闻目睹积贫积弱的困境,故即位不久,即召王安石赴京,推行变法,史称“熙宁变法”。在变法的过程中,神宗以君权的力量,保证了一系列新法的推行。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同年七月至十一月先后颁布实行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在熙宁变法期间,王安石任用王韶出兵抗御西夏,拓地五州,史称“熙河开边”。变法虽然在前一阶段取得胜利,但守旧势力的攻击并没有停止。于是,神宗开始左右摇摆,勉力维持新政。元丰年间,神宗亲自主持改制,希望在保持新法既得成果的基础上,使改革有所推进。元丰四年(1081年),西夏皇室内乱,神宗以为有机可乘,遂出兵五路伐夏,但深入夏地各军因粮草不济,无功而返。元丰五年(1082年),又听徐禧之计,筑永乐城,西夏发30万大军围攻永乐城,战败。宋军两次战败,神宗希望攻夏雪耻、节省“岁赐”的计划彻底破产。

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赵顼在福宁殿忧郁而逝,享年38岁,庙号神宗,谥号为英文烈武圣孝皇帝,葬于永裕陵,子赵煦嗣位。在守旧势力的反对下,神宗虽然摇摆于新旧两党之间,但他维持新政、坚持变革的决心不变,是宋朝有抱负、有作为的皇帝。

张载(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

张载

张载(1020年—1077年12月6日),字子厚,祖籍大梁(今河南开封),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后侨寓于凤翔眉县横渠镇(今陕西眉县横渠镇)并在该地安家、讲学,世称“横渠先生”。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名言,被称作“横渠四句”,因其言简意赅,历代传颂不衰。

北宋天禧四年(1020年),张载出生,少喜谈兵,曾欲结客收复洮西失地。上陈《边议九条》。交好范仲淹,研读儒家《六经》。嘉祐进士。任签书渭州判官公事,协助渭州军帅蔡挺筹划边防。熙宁二年(1069)为崇文院校书。次年,因病屏居,读书讲学。

熙宁十年(1077年),张载同知太常礼院,复以病归;岁末,病逝于临潼,时年五十八,尊称张子,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三十八位,与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合称“北宋五子”。嘉定中谥“明”。

张载博览群书,其学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孔、孟为法。认为世界万物的一切存在和一切现象都是“气”,即“太虚”,主张“理在气中”。又认为只有“德性之知”才能认识“天下之物”。讲学关中,故其学派称为“关学”。著有《正蒙》《横渠易说》《经学理窟》《张子语录》、文集等,后人编为《张子全书》(《张载集》)

程颐(北宋哲学家、理学家、教育家)

程颐

程颐(1033年9月11日—1107年10月5日),字正叔,世居中山,后徙为河南府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世称伊川先生,北宋理学家、教育家。为程颢之胞弟。历官汝州团练推官、西京国子监教授。元祐元年(1086年)除秘书省校书郎,授崇政殿说书。

程颐与其兄程颢同学于周敦颐,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世称“二程”。他的学说以“穷理”为主,认为“天下之物皆能穷,只是一理”,“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主张“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修养方法,目的在于“去人欲,存天理”,认为“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宣扬“气禀”说。

其著作有《周易程氏传》《遗书》《易传》《经说》,被后人辑录为《程颐文集》。明代后期与程颢合编为《二程全书》,有中华书局校点本《二程集》。

程颢(北宋理学家)

程颢

程颢(1032年2月28日—1085年7月9日),男,字伯淳,号明道,世称“明道先生”。出生于武汉市黄陂区、河南府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北宋理学家、教育家,理学的奠基者,“洛学”代表人物。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历官鄠县主簿、上元县主簿、泽州晋城令、太子中允、监察御史、监汝州酒税、镇宁军节度判官等职。

政治上,反对王安石新政,在学术上,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

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宋哲宗即位,召其为宗正丞,未行而病逝,享年五十四岁。

程颢和弟弟程颐,世称“二程”,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其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所亲撰有《定性书》《识仁篇》等,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遗书》《文集》等,皆收入《二程全书》。

黄中理(北宋大文豪黄庭坚的曾祖父)

黄中理(963年-1041年)字时通、子通,号有道,江西省修水县杭口镇双井村人,北宋黄元吉之长子,北宋大文豪黄庭坚的曾祖父,双井黄氏四世。

他在修水创办了芝台书院、樱桃书院,延引四方学子,宋庠、宋祁兄弟、黄庭坚、徐俯、章鉴等曾就学于此,他是当时驰名豫章的一位大教育家。他在生前为双井黄氏主持制订了《双井黄氏家规》,其后裔称为“黄金家规”。 赠授光禄寺正卿。

晏殊(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晏殊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江南西路抚州临川县(今江西进贤)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晏殊自幼聪慧,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被任命为秘书正字。天禧二年(1018年)被选为升王府僚,后迁太子舍人。历任知制诰、翰林学士,因为人慎密而受到宋真宗赏识。宋仁宗即位后,他建议刘太后垂帘听政,并在崇政殿为仁宗讲授《易》,一度升至枢密副使,后因得罪刘太后而出知应天府。在地方大兴学校,培育人才。仁宗亲政后,他更受宠遇,最终官拜集贤殿大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成为宰相。晚年出知陈州、许州、永兴军等地,获封临淄公。至和二年(1055年),晏殊在开封病逝,享年六十五岁。获赠司空兼侍中,谥号“元献”。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后世尊其为“北宋倚声家初祖”;亦工诗善文,其文章又能“为天下所宗”。原有文集,今已散佚。存世作品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刘攽(北宋史学家)

刘攽

刘攽(1023年~1089年),北宋著名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江西省樟树市黄土岗镇荻斜墨庄刘家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

苏辙(北宋时期官员、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辙

苏辙(公元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时期官员、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位列执政。哲宗亲政后,因上书谏事而被贬知汝州,连谪数处。宰相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其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栾城集》等行于世。

苏洵(北宋文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洵

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一说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沈括(北宋官员、科学家)

沈括

沈括(1031年—1095年),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汉族,杭州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北宋官员、科学家。

沈括出身于仕宦之家,幼年随父宦游各地。嘉祐八年(1063年),进士及第,授扬州司理参军。宋神宗时参与熙宁变法,受王安石器重,历任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提举司天监、史馆检讨、三司使等职。元丰三年(1080年),出知延州,兼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驻守边境,抵御西夏,后因永乐城之战牵连被贬。晚年移居润州(今江苏镇江),隐居梦溪园。绍圣二年(1095年),因病辞世,享年六十五岁。

沈括一生致志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代表作《梦溪笔谈》,内容丰富,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宋祁(北宋词人)

宋祁

宋祁(公元998年—公元1061年),字子京,小字选郎。祖籍安州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高祖父宋绅徙居开封府雍丘县,遂为雍丘(今河南商丘民权县)人,是北宋官员、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词人。司空宋庠之弟,宋祁与兄长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范镇为其撰神道碑。

天圣二年进士,宋祁初任复州军事推官,经皇帝召试,授直史馆。历官龙图阁学士、史馆修撰、知制诰。曾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新唐书》大部份为宋祁所作,前后长达十余年。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嘉祐六年卒,年六十四,谥景文。

张齐贤(北宋名臣)

张齐贤

张齐贤(942年—1014年),字师亮。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人,后徙居洛阳(今属河南)。北宋名臣。

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张齐贤登进士第,先后担任通判、枢密副使、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吏部尚书、司空等职,还曾率领边军与契丹作战,颇有战绩。为相前后二十一年,对北宋初期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都作出了极大贡献。史称其“四践两府、九居八座,晚岁以三公就第,康宁福寿,时罕其比”。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张齐贤去世,年七十二。追赠司徒,谥号“文定”。有《书录解题》、《洛阳搢绅旧闻记》传于世。

林逋(北宋著名隐逸诗人)

林逋

林逋(967年—1028年),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林和靖,汉族,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一说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

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天圣六年(1028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

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图片来源:清·顾沅辑《古圣贤像传略·林和靖像》)

章献明肃皇后刘娥(宋朝章献明肃皇后)

刘娥

章献明肃皇后(名不详,民间相传为刘娥),宋真宗赵恒第三任皇后,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主,常与汉之吕后、唐之武后并称,后世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刘娥为蜀地孤女,后至京师,十五岁入三皇子赵恒(即日后宋真宗)王府。宋真宗即位后,景德元年(1004年),刘娥封美人。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立为皇后。

宋自开国以来,无女主临朝的先例。真宗朝后期,刘娥逐渐掌控了朝政大权,宋真宗不安,以宰相寇准为首的一党更不容刘娥独揽朝政,刘娥则结丁谓、曹利用等外朝朋党,最终将反对她专权的寇党势力彻底击败。

乾兴元年(1022年),宋真宗驾崩,刘娥临朝称制。刘娥找准时机,将权臣丁谓罢相,贬至崖州。赵氏皇族中最具威名的八大王赵元俨(后世艺术形象“八贤王”的原型之一)为避刘娥锋芒,佯装疯癫,称病不朝。宋廷朝政,完全落入刘娥之手。

刘娥临朝,“威震天下”。天圣二年(1024年),刘娥身穿帝王龙袍,参加宋廷册封大典。有臣子上书,请刘娥“依武后故事”,程琳亦献《武后临朝图》均暗示刘娥称帝。刘娥将鼓动她称帝的奏章撕碎,掷于地上,表态说:“我不做这种对不住大宋列祖列宗的事!”

明道二年(1033年)三月,刘娥崩逝,谥号“章献明肃”皇后。

刘娥一生,喜用帝王服饰,至死不肯还政于宋仁宗,引得朝野非议。宋代之后,随着《狸猫换太子》等文艺作品的广为流传,刘娥在民间被定格在了狭隘妒忌、残害忠良,甚至企图谋夺大宋江山的“一代奸妃”的形象。

宋真宗赵恒(宋朝第三位皇帝)

赵恒

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本名赵德昌,改名赵元休、赵元侃。宋朝第三位皇帝(997年5月8日—1022年3月23日在位),宋太宗赵光义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

赵恒早年历封韩王、襄王和寿王,曾任开封府尹。至道元年(995年),被册立为太子。至道三年(997年),即位为帝。在位之初,任用李沆、吕端等为相,勤于政事,促成“咸平之治”。景德元年(1004年),在主战派宰相寇凖的劝说下,御驾亲征,挫败辽军于澶渊,最后达成“澶渊之盟”,实现宋辽百年间和平。 在位后期,任用王钦若、丁谓为相,刘皇后也逐渐干政。此外,他沉溺于封禅之事,广建宫观,劳民伤财,导致社会矛盾加深。乾兴元年(1022年),赵恒驾崩于开封延庆殿,享年五十五岁。累谥“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庙号真宗,葬于永定陵。

赵恒爱好文学,擅长书法,谚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即出自他所撰的《励学篇》。著有《御制集》三百卷传世,今仅存《玉京集》六卷,《全宋诗》录有其诗。

曾巩(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

曾巩,1019年9月30日即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九出生,1083年4月30日即元丰六年四月十一逝世,字子固,江西抚州南丰人,出生于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年),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年)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年),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年),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宋钦宗赵桓(宋朝第九位皇帝)

赵桓

宋钦宗赵桓(1100年―1161年),宋朝第九位皇帝(1126年1月19日—1127年3月20日在位),宋徽宗赵佶长子,宋高宗赵构异母兄,母显恭皇后王氏。

元符三年(1100年),赵桓生于坤宁殿。初名赵亶,封韩国公,次年六月晋爵京兆郡王,大观二年(1108年)晋爵定王,政和五年(1115年)立为太子,宣和七年(1125年),拜开封牧,不久受宋徽宗禅让登基,改元靖康。钦宗与徽宗听信奸臣谗言,罢免了李纲,金兵围攻开封,却无力抵御。靖康之变后北宋亡国,被金人俘虏北去。

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驾崩于燕京,谥号恭文顺德仁孝皇帝,葬于永献陵。

童贯(北宋权宦、六贼之一)

童贯

童贯(1054年—1126年),字道夫(一作道辅),开封人,北宋权宦,“六贼”之一,性巧媚。初任供奉官,在杭州为徽宗搜括书画奇巧,助蔡京为相,京荐其为西北监军,领枢密院事,掌兵权二十年,权倾内外;时称蔡京为“公相”,称他为“媪相”;宣和四年,攻辽失败,乞金兵代取燕京,以百万贯赎燕京等空城而回,侈言恢复之功。

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南下,他由太原逃至开封,随徽宗南逃。宋钦宗即位,童贯被处死。

方腊(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首领)

方腊

方腊(约1076年—1121年10月6日),又名方十三,睦州青溪县(今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人,一说歙州(今安徽省歙县)人,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首领。

北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十月,方腊在睦州帮源发动起义,自号“圣公”,年号“永乐”,设置官吏将帅,建立政权。不久占领杭州,并得到多地响应,东南震动。

宣和三年(1121年)初,被童贯率军击败,方腊率余部退守睦州青溪帮源洞和梓桐洞。四月,方腊在梓桐峒的石涧中被俘,押解京师,八月二十四日被处决。

佛印禅师(宋代云门宗僧)

佛印禅师

佛印和尚(1032年—1098年)是宋代云门宗僧。法名了元,字觉老,俗姓林,饶州浮梁(旧属江西省鄱阳郡,今属江西省景德镇市)人。自幼学习儒家经典,三岁能诵《论语》、诸家诗,五岁能诵诗三千首,长而精通五经,被称为神童。

佛印和尚为苏东坡之方外知交。后礼宝积寺日用为师,学习禅法。曾登临庐山参访开先善暹,复参圆通居讷。二十八岁,嗣善暹之法,住江州(江西省)承天寺。后历住淮山斗方,庐山开先、归宗,丹阳(江苏省)金山、焦山,江西大仰山等刹。尝四度住云居;与苏东坡相交颇深;并整编白莲社流派,担任青松社社主,对于净土思想甚为关心。元符元年一月四日示寂,享年六十七岁,法腊五十二,朝廷赐号‘佛印禅师’。

保生大帝(中国医神)

保生大帝

吴夲又称大道公,吴真人,(公元979年—1036年),字华基,北宋福建路泉州府同安县积善里白礁村(今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白礁村)人。去世后被朝廷追封为大道真人、保生大帝。

保生大帝是福建省历史悠久的民间信仰。生前为济世良医,受其恩惠者无数,其医术高明,医德高尚、闻名遐迩,民间称其为吴真人,尊为“神医”。乡民建庙奉祀尊为医神。著有《吴本本草》一书。

供奉保生大帝世界祖庙位于白礁慈济宫,现大陆、台港澳和东南亚有2000多座供奉吴本的保生大帝庙宇,信众近亿人,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医神之一,保生大帝已成为福建闽南、广东潮汕地区、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中国澳门地区及东南亚及中国大陆十大姓氏之一吴氏后代所共同信奉的道教神祇。

佘太君(北宋著名女将、杨业之妻)

佘太君(934年—1010年)名赛花,羌族,云中(今山西大同)人,折德扆之女。宋代名将杨继业(杨业)之妻。曾祖父曾任后唐麟州(今陕西神木县北十里)刺史,隶属李克用;祖父折从阮,公元930年后唐明宗授他为府州(今陕西府谷县)刺史;父折德扆,后汉隐帝特任府州团练使。

佘太君精通韬略,在西夏侵扰时,已百岁高龄,仍身挂帅印,率领杨家十二寡妇征西,集中地体现了杨家将的爱国精神,是古典作品中少见的人物,在民间广为流传。

王禹偁

王禹偁

王禹偁(chēng)(公元954年—1001年),字元之,济州钜野(因行政区域重新划分现今为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人。北宋诗人、散文家,宋初有名的直臣。

北宋太平兴国八年,考中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授知制诰、黄州知州,世称王黄州。

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未逾月而死,时年四十八。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30卷、《五代史阙文》。

王禹偁(954年-1001年),字元之,北宋时期济州钜野人,出身于磨面为生的贫苦人家。少年就学乡里,9岁能赋诗,10余岁能撰文。太平兴国八年(983年),乡试获第一名,殿试中乙科进士,任成武县主簿。

王闰之(苏轼第二任妻子)

王闰之

王闰之(1048年—1093年),女,北宋眉州青神(今四川眉山市青神县)人。她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第二任妻子。苏轼的第一任妻子是王弗,她则是王弗的堂妹。王闰之出嫁之前,家中称其“二十七娘”。性格温和,知足惜福。

王弗(苏轼妻子)

王弗

王弗(1039年—1065年),女,眉州青神(今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人。北宋时期历史人物,文学家苏轼的结发妻子。

幼承庭训,颇通诗书。十六岁,嫁给苏轼。王弗聪慧谦谨,知书达理,刚嫁给苏轼时,未曾说自己读过书。婚后,每当苏轼读书时,她便陪伴在侧,终日不去;苏轼偶有遗忘,她便从旁提醒。苏轼问她其它书,她都说略微知道,有“幕后听言”的故事。王弗对苏轼关怀备至,情深意笃,恩爱有加,堪称苏轼的得力助手。

治平二年五月,去世,时年二十七。

赵普(北宋初年政治家)

赵普

赵普(922年—992年8月18日),字则平。幽州蓟县人,后徙居河南洛阳。五代至北宋初年政治家,北宋开国功臣。

赵普早年曾被后周永兴节度使刘词辟为从事,后成为后周大将赵匡胤(宋太祖)的幕僚。显德七年(960年),策划发动陈桥兵变,帮助赵匡胤推翻后周,建立宋朝。乾德二年(964年),升为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独相十年。在此期间,赵普协助赵匡胤进行削夺藩镇、罢禁军宿将兵权,实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边防辽等重大措施。开宝六年(973年)罢相,出镇河阳三城。宋太宗即位后又分别于太平兴国六年(981年)、端拱元年(988年)两度拜相,其间主导策划秦王赵廷美谋反案,打压赵廷美与兵部尚书卢多逊。晚年因病多次请求致仕,累授西京留守、河南尹兼太师、中书令,封魏国公。淳化三年(992年),赵普于洛阳病逝,享年七十一岁。太宗亲撰八分字神道碑赐之。累赠尚书令、韩王,谥号“忠献”,并配飨宋太祖庙庭。宋理宗时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赵普虽读书少,但喜观《论语》。其“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对后世很有影响,成为以儒学治国的名言。他为人刚毅果断,在宋初制订统一战争方案和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王希孟(北宋晚期著名画家)

王希孟

王希孟(1096年—1119年[据传]),北宋晚期著名画家,中国绘画史上仅有的以一张画而名垂千古的天才少年。然而史书中没有他的记载。

王希孟十多岁入宫中“画学”为生徒,初未甚工。宋徽宗赵佶时系图画院学生,后召入禁中文书库,曾奉事徽宗左右,宋徽宗慧眼独具,认为:“其性可教”,于是亲授其法。王希孟经赵佶亲授指点笔墨技法,艺精进,画遂超越矩度。

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四月,王希孟用了半年时间终于绘成名垂千古之鸿篇杰作《千里江山图》卷,时年仅十八岁。

福康公主(宋仁宗长女)

福康公主(1038年—1070年2月22日),宋仁宗长女,母昭节贵妃苗氏,同母弟雍王赵昕。

宝元二年九月十一日(1039年10月1日),封福康公主。

嘉祐二年(1057年),进封兖国公主,下嫁驸马都尉李玮。

嘉祐七年三月壬子(1062年4月16日),降为沂国公主;十一月己巳日(12月29日),进封岐国公主。

治平四年(1067年)五月,进楚国大长公主。

熙宁三年正月九日(1070年2月22日)去世,谥号为“庄孝”,追封秦国大长公主。

徽宗初年,加赠周、陈国大长公主。政和四年(1114年)十二月,改封庄孝明懿大长帝姬。

杨业(北宋初期名将)

杨业

杨业(?—986年),原名重贵,被北汉世祖刘崇赐名刘继业,戏剧中常称杨继业,麟州新秦(今陕西省神木县)人(一说并州太原人,一说保德火山人)。北宋名将,后汉麟州刺史杨弘信之子。

倜傥任侠,善于骑射,喜好打猎。忠烈武勇,甚有智谋。北汉建立后,追随北汉世祖刘崇,任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名远近。屡立战功,迁升建雄军节度使,号为“无敌”。宋太宗灭亡北汉后,归顺宋朝,拜郑州刺史,授右领军卫大将军。累迁云州观察使、代州刺史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在雁门关之战中大破辽军,威震契丹。雍熙三年(986年),随军北伐,为监军王侁威逼,毅然带兵出征,在陈家谷口力战而死。追赠太尉、中书令、大同军节度使。

秦观(北宋文学家)

秦观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高邮军武宁乡左厢里(今江苏省高邮市三垛镇少游村)人。北宋婉约派词人。

秦观少从苏轼游,以诗见赏于王安石。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元祐初,因苏轼荐,任太学博士,迁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绍圣元年(1094年),坐元祐党籍,出通判杭州。又被劾以“影附苏轼,增损《实录》”,贬监处州酒税。继迭遭贬谪,编管雷州。元符三年(1100年),复命为宣德郎,放还横州,卒于藤州(今广西藤县)。

秦观善诗赋策论,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合称“苏门四学士”。尤工词,为北宋婉约派重要作家。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长于议论,文丽思深,兼有诗、词、文赋和书法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尤以婉约之词驰名于世。著作有《淮海词》三卷100多首,宋诗十四卷430多首,散文三十卷共250多篇。著有《淮海集》40卷、《劝善录》、《逆旅集》等。

(图片来源:清殿藏本秦观彩像)

狄青(北宋名将)

狄青

狄青(1008年—1057年),字汉臣,汾州西河县人(一说今汾阳, 二说今文水县)人。北宋时期名将。

狄青出身寒门,年少入伍,因面有刺字,善于骑射,人称“面涅将军”。宋仁宗时,凭借战功,累迁延州指挥使。皇祐五年(1053年),领兵夜袭昆仑关,平定侬智高之乱。此后历任枢密副使、护国军节度使、河中尹,迁升枢密使。后受到文官集团排挤,于嘉祐元年(1056年),被免去枢密使之职,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衔,出知陈州。

嘉祐二年(1057年)三月,狄青抑郁而终,年仅四十九岁。获赠中书令,谥号武襄。

米芾(北宋书法家、画家)

米芾

米芾(1051年—1107年),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芈,祖居太原,后迁湖北襄阳,谪居润州(现江苏镇江),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米芾书画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画独具风格特点。在书法也颇有造诣,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主要作品有《张季明帖》《李太师帖》《紫金研帖》《淡墨秋山诗帖》等。

米芾所书《蜀素帖》,亦称《拟古诗帖》,是天下第八行书,被后人誉为中华第一美帖。

周敦颐(北宋理学家、北宋五子之一)

周敦颐

周敦颐(1017年6月1日—1073年7月14日),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号濂溪,谥号元公,道州营道楼田保(今湖南省道县)人,世称濂溪先生。周敦颐是北宋五子之一,宋朝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

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太极图说》《通书》(后人整编进《周元公集》)。周敦颐所提出的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主静、至诚、无欲、顺化等理学基本概念,为后世的理学家反复讨论和发挥,构成理学范畴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杨延昭(北宋名将)

杨延昭

杨延昭(958年—1014年),本名杨延朗,后改为杨延昭,亦称杨六郎,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名将。

杨延昭自幼随父亲杨业征战,雍熙三年北伐,杨业率军攻应、朔等州,时年二十九岁的延昭为先锋,战朔州城下,流矢穿臂,战斗愈勇,终于攻下朔州。其父死,便担负起河北延边的抗辽重任。雍熙北伐之后,延昭在景州(今河北景县)、保州(今河北安新县)等地抵御辽军侵扰,死后陪葬于永安县(今河南巩义宋英宗永厚陵)。在与辽兵作战中,杨延昭威震边庭,人们称杨延昭守卫的遂城为“铁遂城”。宋真宗称赞他“治兵护塞有父风”。

杨延昭是北宋抗辽名将杨业的长子(小说中为杨业六子),辽国人认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主镇幽燕北方,是他们的克星,辽国人就把他看做是天上的六郎星宿(将星)下凡,故称为杨六郎。

黄庭坚(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黄庭坚

黄庭坚(1045年6月12日—1105年9月30日),字鲁直,乳名绳权,号清风阁、山谷道人、山谷老人、涪翁、涪皤、摩围老人、黔安居士、八桂老人,谥号文节,世称黄山谷、黄太史、黄文节、豫章先生。宋江南西路洪州府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祖籍浙江省金华市。北宋诗人黄庶之子,南宋中奉大夫黄相之父。北宋大孝子,《二十四孝》中“涤亲溺器”故事的主角。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黄庭坚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的诗,被苏轼称为“山谷体”。黄庭坚的书法独树一格,自成一家,他和北宋书法家苏轼、米芾和蔡襄齐名,世称为“宋四家”。在文学界,黄庭坚生前与苏轼齐名,时称“苏黄”。作品有《山谷词》《豫章黄先生文集》等。

治平四年(1067年),黄庭坚进士及第,历任叶县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泰和县知县、德平镇监、秘书省校书郎、《神宗实录》编修官、集贤校理、国史局编修官、起居舍人、宣州知州、鄂州知州、涪州别驾、宣议郎监鄂州、奉议郎兼宁国军判官、朝奉郎兼舒州知州、吏部员外郎、太平州知州等职。1105年,黄庭坚病逝于宜州南楼,享年61岁。而后,宋高宗追赠黄庭坚为“龙图阁大学士”。1265年,宋度宗追赠黄庭坚谥号:文节。黄庭坚一生为官清正,治学严谨,以文坛宗师、孝廉楷模垂范千古。

蔡京(北宋宰相、书法家)

蔡京

蔡京(1047年2月14日—1126年8月11日),男,字元长,北宋宰相、书法家,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岭(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东宅村)人。先后四次任宰相,任期达17年,四起四落堪称古今第一人。

熙宁三年进士及第,先为地方官,后任中书舍人,改龙图阁待制、知开封府。崇宁元年(1102年),为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右相),后又官至太师。兴花石纲之役;改盐法和茶法,铸当十大钱。北宋末,太学生陈东上书,称蔡京为“六贼之首”。宋钦宗即位后,蔡京被贬岭南,途中死于潭州(湖南长沙)。

《东都事略》卷一〇一、《宋史》卷四七二有传。

李师师(北宋歌妓)

李师师

李师师(生卒年不详),北宋末年歌妓,东京开封府(今河南省开封)人。多见于野史、笔记小说。据传,李师师曾深受宋徽宗喜爱,得到过宋朝著名词人周邦彦的垂青,更传说曾与《水浒传》中的燕青交好,传说爱慕燕青,由此可见,其事迹颇具传奇色彩,也间接证明了李师师的才情容貌非常人能及。

李师师是汴京名伎,是文人雅士、公子王孙竞相争夺的对象,在仕子官宦中颇有声名,连宋徽宗也闻其名而想一睹芳容。李师师与宋徽宗的故事也传为佳话。

北宋末年宋徽宗被掳,李师师的下落也成为了千古之谜。

赵光义(宋朝第二位皇帝)

赵光义

宋太宗赵光义(939年11月20日—997年5月8日),宋朝第二位皇帝(976年11月15日—997年5月8日在位)。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讳而改名赵光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炅。

开宝九年(976年),宋太祖驾崩,赵光义继位。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纳土归附。次年亲征太原,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两次攻辽,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都遭到失败,从此对辽采取守势。在位期间,采取治国驭将方针,明显地走上了“崇文抑武”的道路,并最终构成为宋朝“祖宗家法”的重要内容。

赵光义在位共二十一年,至道三年(997年),赵光义去世,谥号神功圣德文武皇帝,庙号太宗,葬于永熙陵。

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祐元年(1086年),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名列“元祐党人”,配享宋哲宗庙廷,图形昭勋阁;从祀于孔庙,称“先儒司马子”;从祀历代帝王庙。

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柳永(北宋词人)

柳永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生于沂州费县(今山东费县),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先世为中古士族河东柳氏,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监、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范仲淹(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权知开封府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宋夏战争爆发后,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的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对宋夏议和起到促进作用。西北边事稍宁后,宋仁宗召范仲淹回朝,授枢密副使。后拜参知政事,上《答手诏条陈十事》,发起“庆历新政”,推行改革。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自请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十四。宋仁宗亲书其碑额为“褒贤之碑”。后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魏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至清代以后,相继从祀于孔庙及历代帝王庙。

范仲淹在地方治政、守边皆有成绩,文学成就也较为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8月6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1072年9月22日,欧阳修在家中逝世,享年六十六岁。

包拯(北宋名臣)

包拯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男,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

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及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后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知谏院时,多次论劾权贵。再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1061年),升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宋徽宗赵佶(宋朝第八位皇帝)

赵佶

宋徽宗赵佶(1082年11月2日—1135年6月4日),号宣和主人,宋朝第八位皇帝(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在位),书画家。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太后向氏于同月立赵佶为帝,次年改年号“建中靖国”。

宋徽宗即位之后启用新法,但是宋徽宗重用的蔡京等打着绍述新法的旗号,无恶不作,政治形势一落千丈。过分追求奢侈生活,在南方采办“花石纲”,在汴京修建“艮岳”。宋徽宗尊信道教,大建宫观,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并经常请道士看相算。重和元年(1118年),置道官二十六等、道职八等。宣和三年(1121年),令三京置女道录、副道录各一员,始立道学制度。在宋徽宗集团的腐朽统治下,内部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宋江起义和方腊起义先后爆发,北宋统治危机四伏。但是宋徽宗在艺术上的造诣极高。宋徽宗对绘画的爱好十分真挚,他利用皇权推动绘画,使宋代的绘画艺术有了空前发展。他还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他热爱画花鸟画自成“院体”。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型皇帝。

靖康元年(1126年),金军兵临城下,受李纲之言,禅让给太子赵桓,靖康二年(1127年)三月,与钦宗赵桓被金人掳去。金天会十三年(1135年)死于五国城,时年54岁。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三月,棺椁被迎回南宋,葬于绍兴永佑陵。

(图片为《宋徽宗坐像轴》,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宋太祖赵匡胤(宋朝开国皇帝)

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小名香孩儿。涿郡人(一说保州),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东关)。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宋朝开国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次子,母为杜氏(昭宪太后)。

赵匡胤在后汉时投奔枢密使郭威,致身行伍,并于后周世宗柴荣在位时随征北汉、南唐,战功卓著。柴荣病重时,升为殿前都点检,成为禁军最高统帅。显德七年(960年),受命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旋即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并回京逼迫后周恭帝禅位。同年,赵匡胤登基为帝,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或北宋。

赵匡胤在位期间,依据宰相赵普“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通过两次“杯酒释兵权”,罢去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

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逝世,享年五十岁。在位十六年,累谥为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永昌陵。今有诗作《咏初日》传世。

宋仁宗赵祯(宋朝第四位皇帝)

赵祯

宋仁宗赵祯(1010年5月30日—1063年4月30日),初名赵受益,宋朝第四位皇帝(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在位),宋真宗赵恒第六子,母为李宸妃。

早年历封庆国公、寿春郡王、升王,官中书令。天禧二年(1018年),被立为皇太子。乾兴元年(1022年),赵祯即位,时年十三岁。他在位初期,由章献明肃皇后刘氏垂帘听政,直至明道二年(1033年)才开始亲政。在位中期爆发第一次“宋夏战争”,经三年交战后,双方签订“庆历和议”。期间,辽国趁机以重兵压境,逼迫宋廷增输岁币,史称“庆历增币”。庆历三年(1043年),赵祯任用参知政事范仲淹等开展“庆历新政”,企图遏止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及“三冗”现象,但因反对势力庞大,改革旋即中止。嘉祐八年(1063年),赵祯在东京福宁殿崩逝,享年五十四岁。在位四十二年,为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全谥为“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又作濬)哲明孝皇帝”,庙号仁宗,葬永昭陵。

赵祯在位期间,北宋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宋史》赞曰:“《传》曰:‘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史家将其统治时期概括为“仁宗盛治”。他善书法,尤擅飞白书。有《御制集》一百卷。《全宋诗》录有其诗。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9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中国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被宋神宗升为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被神宗再次起用,旋即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王安石郁然病逝于钟山,享年六十六岁。累赠为太傅、舒王,谥号“文”,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文学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有《临川集》等著作存世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画家)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

毕昇(活字版印刷术发明者)

毕昇

毕昇(972年—1051年),生于淮南路蕲州蕲水县(今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为北宋发明家,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

毕昇初为杭州书肆刻工,专事手工印刷,在印刷实践中,毕昇认真总结了前人的经验,于北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年—1048年)发明活字印刷术,其法未及推行即卒。毕昇事迹仅见于沈括《梦溪笔谈》。

毕昇创造发明的胶泥活字、木活字排版,是中国印刷术发展中的一个根本性的改革,是对中国劳动人民长期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对中国和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伟大贡献。

最新人物
  • 完颜璟

    金章宗完颜璟

    金章宗完颜璟(1168年8月31日-1208年12月29日)……

  • 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1190年-1244年),字晋卿,号湛然居士、玉泉……

  • 邓廷桢

    邓廷桢

    邓廷桢(1776年-1846年),字维周,又字嶰筠,晚号妙吉……

  • 梁化凤

    梁化凤

    梁化凤(1621年—1671年)字翀天,又字岐山,号沣源。西……

  • 王恽

    王恽

    王恽(yùn)(1227—1304年7月23日),字仲谋,号……

Copyright © Gurenmi.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