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琰(东晋太保谢安次子)

谢琰

谢琰(352年~400年),字瑗度,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时期重要将领,太保谢安次子、车骑将军谢玄从弟。

起家著作佐郎,迁秘书丞、散骑常侍、侍中等职。太元八年(383年),拜辅国将军,参加淝水之战,联合桓伊和谢玄击溃前秦军队,封望蔡县公。父丧结束后,任征虏将军、会稽内史,迁尚书右仆射、太子詹事,迁护军将军、右将军。隆安二年(398年),从平王恭叛乱,迁卫将军、徐州刺史。隆安三年(399年),联合辅国将军刘牢之率军镇压孙恩起义,领会稽太守。屡战轻敌之心,不恤士卒。

晋安帝隆安四年(400年),遇害,时年四十九岁,追赠司空兼侍中,谥号为忠肃。

习凿齿(东晋十六国时期著名文学家)

习凿齿

习凿齿(317年~384年,另说325年~393年、328~413年),字彦威,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人,东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习凿齿曾被权臣桓温辟为从事、西曹主簿,因反对桓温的篡逆图谋,旋降为户曹参军,后任荥阳太守,最后解组归里巷。曾力邀著名高僧释道安到襄阳弘法。亦在中国佛学史上产生一定影响。

习凿齿晚年经历存在争议,一说被苻坚征召,于长安会面,归附于前秦,后因疾回襄阳养病;襄阳为晋室收复后,习凿齿被征以国史职事,未就而卒。另说习凿齿因不屈于苻坚逼用,为避杀身之祸而隐遁江西新余白梅。

习凿齿精通玄学、佛学、史学。主要著作有《汉晋春秋》《襄阳耆旧记》《逸人高士传》《习凿齿集》等,其中《汉晋春秋》是影响深远的史学名著。

(图片来源:民国戊辰年重刻《梅田习氏族谱》)

慧远大师(东晋净土宗高僧)

慧远大师

慧远大师(334年~416年),俗姓贾,中国东晋时高僧,雁门郡楼烦县(今山西省原平市沿沟乡茹岳村)人,出生于世代书香之家。居庐山,与刘遗民等同修净土,为净土宗之始祖。

他从小资质聪颖,勤思敏学,十三岁时便随舅父令狐氏游学许昌、洛阳等地。精通儒学,旁通老庄。二十一岁时,偕同母弟慧持前往太行山聆听释道安讲《般若经》,方知老庄为糠秕,于是悟彻真谛,于是发心舍俗出家,随从道安法师修行。

桓彝(晋朝大臣)

桓彝

桓彝(276年~328年),字茂伦,谯国龙亢(今安徽省怀远县龙亢镇)人。西晋时期大臣,东汉名儒桓荣九世孙,大司马桓温父亲。

出身谯郡桓氏,能文善武。晋惠帝时,辟为豫州主簿,拜骑都尉;投靠晋王司马睿,担任中兵参军;晋元帝即位,历任中书侍郎、尚书吏部郎,名显朝廷。晋明帝即位,拜散骑常侍,从平王敦之乱,册封万宁县男,迁宣城太守。颇有政绩,深受爱戴。

咸和三年(328年),镇压苏峻之乱,被叛将韩晃所杀,享年五十三岁,追赠廷尉,谥号为简。咸安年间,追赠太常卿。

王导(东晋政治家、书法家)

王导

王导(276年~339年),字茂弘,小字赤龙,琅琊郡临沂县(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开国元勋,政治家、书法家,镇军司马王裁的儿子。

王导出身琅琊王氏,早年便与琅玡王司马睿(晋元帝)友善,后建议其移镇建邺,又为他联络南方士族,安抚南渡北方士族。东晋建立后,先拜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武冈侯,又进位侍中、司空、假节、录尚书事,领中书监。与其从兄王敦一内一外,形成“王与马,共天下”的格局。“王敦之乱”时,王导拒绝王敦欲废元帝而立幼主的想法。不久,又受元帝遗诏辅立晋明帝。其后进位太保。明帝驾崩后,王导与外戚庾亮等共同辅政,并反对庾亮征历阳太守苏峻入京。“苏峻之乱”平定后,他驳斥众人企图迁都的念头,稳定局势。此后联合太尉郗鉴继续执政,虽与重臣陶侃、庾亮矛盾颇重,但终无大乱。咸康五年(339年),王导去世,年六十四。晋成帝举哀于朝堂,遣使追谥“文献”。葬礼规格同霍光、司马孚,为东晋中兴名臣之最。

王导善于书法,以行草最佳。学习钟繇、卫瓘之法,自成一格,颇有声望,有草书作品《省示帖》、《改朔帖》传世。

谢玄(东晋时期名将)

谢玄

谢玄(343年~388年),字幼度,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名将、军事家。豫州刺史谢奕之子、太傅谢安的侄子。

谢玄出身陈郡谢氏。有经国才略,善于治军,起家大司马桓温部将。太元二年(377年),为抵御前秦袭扰,担任建武将军、兖州刺史、广陵相,都督江北诸军事。招募北来民众中的骁勇之士,组建“北府兵”。太元四年(379年),率兵击败前秦进攻,进号冠军将军、徐州刺史。淝水之战中,出任前锋都督,先遣部将刘牢之率部夜袭洛涧,首战告捷。抓住战机,计诱前秦军后撤,乘势猛攻,取得以少胜多的巨大战果。太元九年(384年),乘胜开拓中原,先后收复了河南、山东、陕西南部等地区,因病改任左将军、会稽内史。

太元十三年(388年),谢玄病逝,时年四十六岁,朝廷追赠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献武”。

司马道子(东晋宗室宰相、权臣)

司马道子

司马道子(364年~403年2月3日),字道子,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东晋宗室、权臣。晋简文帝司马昱第七子,晋孝武帝司马曜同母弟,母李陵容。

初封琅邪王,后徙封会稽王。曾担任司徒、扬州刺史、录尚书六条事等重要职务,司马道子在孝武帝朝是与皇室血缘最近的一支,在当时被委以朝政大任,又排挤当国的陈郡谢氏士族,皇族权力得以提升。然而孝武帝和司马道子皆嗜酒,司马道子亦任用小人,致令朝政渐见败坏;而孝武帝信任的臣下亦有不齿于司马道子党众的人,两派之间矛盾造成主相之间的斗争。

太元二十一年(396年)孝武帝司马曜被张贵人所杀,太子司马德宗即位,司马道子以皇叔之尊辅政掌权,继续任用王国宝等宠臣,招来王恭发兵讨伐。司马道子虽然屈服,但仍以司马尚之和王愉等人试图抗衡,却招来王恭第二度讨伐,最终倚靠儿子司马元显平定。

及后政事皆由司马元显掌握,司马道子则因身体患有疾病和沉溺于饮酒中无所事事,不久其子司马元显被桓玄击败,旋即被杀,元兴元年(402年)十二月,御史杜竹林将流放至安成郡的司马道子用毒酒毒杀,司马道子死时年仅39岁。晋安帝闻讯在西堂为叔父司马道子哭丧三日,桓玄败亡后,大将军司马遵总摄朝政,下诏追赠司马道子为丞相,并派司马珣之赴安成郡迎回司马道子的灵柩,义熙元年(405年),赐谥文孝王。并让司马道子与王妃合葬王妃陵。

王敦(东晋宰相、权臣)

王敦

王敦(266年~324年),字处仲,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时期大臣,晋武帝司马炎的女婿,治书侍御史王基的儿子。

王敦出身琅琊王氏,善于清谈,迎娶襄城公主,授驸马都尉,历任太子舍人、给事黄门侍郎。支持晋惠帝复位,授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大鸿胪卿、侍中,出任青、扬二州刺史。永嘉之乱后,消灭江州刺史华轶、镇压荆湘流民起义,与堂弟王导一同辅佐晋元帝建立东晋,担任大将军、江州牧,封汉安侯。他掌控长江中上游的军队,统辖州郡,自收贡赋,对东晋政权造成极大威胁。晋元帝重用刘隗、刁协与之抗衡,并以北讨后赵为名将刘隗、戴渊外放,以防御王敦。

永昌元年(322年),王敦以诛杀刘隗为名,起兵于武昌,攻入建康,诛除异己,被拜为丞相、江州牧,进爵武昌郡公。他还屯武昌,后又移镇姑孰,自领扬州牧。太宁二年(324年),王敦再次起兵进攻建康,不久病逝于军中,时年五十九岁,不久后,叛乱平息,王敦被剖棺戮尸。

晋元帝司马睿(东晋开国皇帝)

司马睿

司马睿(276年-323年1月3日),字景文,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生于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晋开国皇帝。晋宣帝司马懿曾孙,琅琊武王司马伷之孙,琅琊恭王司马觐之子,晋武帝司马炎从子。

十五岁袭封琅邪王。“八王之乱”后期依附于东海王司马越,被任命为平东将军,监徐州诸军事,留守下邳。汉主刘渊举兵后,中原局势恶化,他用王导之谋,请移镇建邺(今江苏南京),朝廷遂于永嘉元年(307年)命他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九月南下,在王导、王敦辅佐下,优礼当地士族,平定华轶、杜弢,经过一番经营,得以立足江左。建兴四年(316年)西晋亡,建武元年(317年)司马睿即晋王位,改元建武。太兴元年(318年)即皇帝位,改元太兴,据有长江中下游以及淮河珠江流域地区。史称“东晋”。

东晋初年,王导、王敦专权,时人谓之“王与马,共天下”。素有野心的王敦于永昌元年(322年)在武昌起兵,直扑石头城(建康),在王导暗助之下攻入建康,司马睿在不久后忧愤而死。葬于建平陵,谥号元皇帝,庙号中宗。

应詹(东晋时期将领、书法家)

应詹

应詹(274年—326年9月8日),字思远,汝南郡南顿县(今河南项城)人。东晋时期将领、书法家,曹魏侍中应璩之孙。

应詹最初获公府辟命,迁太子舍人。历任赵王司马伦、成都王司马颖的僚属,又受祖舅刘弘邀请,为镇南大将军长史。迁南平太守时,颇受百姓爱戴。曾与陶侃破杜弢叛乱,金银珠宝,一无所取,唯取图书。后被琅玡王司马睿(晋元帝)拜为建武将军,又监巴东五郡军事,赐爵颍阳乡侯。再转益州刺史,拜后军将军,出补吴国内史,因公事免职。后被刘隗请为镇北将军军司,加散骑常侍,累迁光禄勋。大将军王敦攻建康时,晋明帝以应詹为都督前锋军事、护军将军、假节。王敦之乱平定后,因功封观阳县侯,出任使持节、都督江州诸军事、平南将军、江州刺史。咸和元年(326年),应詹去世,年五十三。获赠镇南大将军、仪同三司,谥号“烈”。

应詹有文集三卷(一作五卷),今已佚。应詹工书法,他的书法真率天然。擅长章草,对藁草有高深的理解。

葛洪(东晋道教理论家、著名炼丹家和医药学家)

葛洪

葛洪(283年—363年),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市)人,东晋道教理论家、著名炼丹家和医药学家,世称小仙翁。所著《抱朴子》继承和发展了东汉以来的炼丹法术,对之后道教炼丹术的发展具有很大影响,为研究中国炼丹史以及古代化学史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葛洪还撰有医学著作《玉函方》一百卷(已佚),《肘后备急方》三卷,内容包括各科医学,其中有世界上最早治天花等病的记载。《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收有其著作十余种。

谢道韫(东晋时期诗人)

谢道韫

谢道韫(生卒年不详),字令姜,又名韬元,东晋女诗人。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她是安西将军谢奕之女,东晋政治家谢安的侄女,王凝之的妻子,王羲之的儿媳。

谢道韫少博学,聪颖有才智,以大雪天吟出“未若柳絮因风起”之句得到谢安的赞赏,后世遂称女子文学才能为“咏絮才”。婚后,丈夫王凝之之弟王献之与宾客谈论,词理将屈,谢道韫在青绫屏障后参加议论,发挥王献之前议,宾客不能折屈。其谈锋之健不让男子。后在孙恩起义中,其夫与子均被义军杀害,她率领侍女挥刃入敌群,手杀数人。后被俘,坚贞不屈,被孙恩释放,重归故里,一直寡居于会稽。

谢道韫风韵高迈,谢安称她有“雅人深致”。济尼常称赞:“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从此后称赞妇女超逸脱俗,常用“林下风”比喻。谢道韫所著诗赋诔颂,原有集,已失传,今仅存数篇。如《古诗源》收录的《登山》诗,描写东岳景象,颇得自然之趣;《拟嵇中散咏松诗》则带有玄言习气,表现出诗歌题材从“庄老告退”到“山水方滋”之间的演化。

桓温(东晋宰相、权臣)

桓温

桓温(312年—373年),字元子,谯国龙亢县(今安徽省怀远县龙亢镇)人。东晋时期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权臣,晋明帝司马绍女婿,宣城太守桓彝长子。

出身谯国桓氏,姿貌伟岸,豪爽大度。迎娶南康公主,拜驸马都尉,袭封万宁县男。咸康元年(335年),出任琅琊太守。参与庾翼北伐,迁徐州刺史。永和元年(345年),迁使持节、安西将军、护南蛮校尉、荆州都督,掌握长江上游地区的兵权。溯江而上,灭亡成汉,拜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册封临贺郡公,声名大振。累迁大司马,册封南郡公。掌权期间,抑制朋党,改善吏治,抑制兼并,实施土断,重视民间疾苦,改善教育。三次出兵北伐,在声望受损后,奢求朝廷加九锡,受制于王谢势力阻碍,未能如愿。

宁康元年(373年)七月,病逝于姑孰,享年六十二岁,追赠丞相,谥号宣武,丧礼依照安平献王司马孚、西汉大司马霍光的旧例。元兴二年(403年),其子桓玄篡位称帝,建立桓楚,追尊皇帝,庙号太祖,安葬于永崇陵。

慕容廆(前燕武宣帝)

前燕武宣帝慕容廆(269年—333年6月4日),字弈洛瑰,又作若洛廆,昌黎棘城(今辽宁省义县)人,鲜卑族。前燕政权奠基者,慕容部首领慕容涉归的儿子,前燕开国君主慕容皝的父亲,吐谷浑开国首领慕容吐谷浑的弟弟。

慕容廆身材魁伟,容貌俊美,颇有才干。永嘉元年(307年),迁都大棘城,自称大单于修明政事,发展农耕,发展教育,提拔人才,士大夫和民众纷纷归附,镇抚扶余、宇文鲜卑、段部鲜卑、高句丽,效忠于东晋朝廷。太兴四年(321年),慕容廆被晋元帝拜为散骑常侍、车骑将军、都督幽平二州东夷诸军事、平州牧,册封辽东郡公。

咸和八年(333年),去世,享年六十五岁,朝廷追赠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为襄。永和八年(352年),其孙慕容儁称帝,追封慕容廆为皇帝,谥号武宣,庙号高祖。

陶渊明(东晋田园诗人)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卒后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一作宜丰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

王羲之

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大臣、书法家,丹阳尹王旷的儿子,太尉郗鉴的女婿,有“书圣”之称。

凭借门荫入仕,历任秘书郎、江州刺史、会稽太守,累迁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永和九年(353年),组织兰亭雅集。撰写的《兰亭序》,成为“天下第一行书”。永和十一年(355年),称病弃官,迁居于绍兴金庭。升平五年(361年)去世,安葬于金庭瀑布山。

善书法,兼擅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在书法史上,与钟繇并称"钟王",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二王”。李志敏评价:“王羲之的书法既表现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简淡玄远,又表现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基础的冲和。”

最新人物
  • 完颜璟

    金章宗完颜璟

    金章宗完颜璟(1168年8月31日-1208年12月29日)……

  • 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1190年-1244年),字晋卿,号湛然居士、玉泉……

  • 邓廷桢

    邓廷桢

    邓廷桢(1776年-1846年),字维周,又字嶰筠,晚号妙吉……

  • 梁化凤

    梁化凤

    梁化凤(1621年—1671年)字翀天,又字岐山,号沣源。西……

  • 王恽

    王恽

    王恽(yùn)(1227—1304年7月23日),字仲谋,号……

Copyright © Gurenmi.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