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武帝李雄(成汉开国皇帝)

李雄(274年—334年8月11日),字仲俊,氐族。巴西郡宕渠县(今四川省渠县)人,后迁略阳郡(今甘肃省秦安县)。成汉开国皇帝。景帝李特第三子,幽公李期之父。

李雄容貌美丽,以刚烈闻名当世。西晋末年,天下大乱,其父李特率领六郡流民起义,李雄被封为前将军。太安二年(303年),李特等人相继去世,李雄被诸将拥立为主,继续领导流民作战,击败罗尚,攻克成都。永兴元年(304年),李雄自称成都王,改元建兴,废除晋制,立法七章。建兴三年(306年),李雄即皇帝位,定都成都,设置百官,国号大成。在位期间攻占南郑、巴郡、南中等地,威震西土,氐王杨难敌、豪强陈安等军阀势力相继归附。李雄虚己爱人,选贤任能,简刑约法,重教兴学,轻徭薄赋,生产发展,夷夏安处,百姓富实。但乐于征伐,志在拓疆,军队纪律涣散,国用因之不足。制度建设匮乏,官无俸禄,国无威仪。晚年又弃子立侄,埋下子侄的皇权之争。

玉衡二十四年(334年),李雄病逝,享年六十一岁,谥号武皇帝,庙号太宗,安葬于安都陵。

后秦太祖姚苌(五胡十六国时期后秦开国君主)

姚苌

姚苌(330年~393年),羌族,字景茂,南安郡赤亭县(今甘肃省陇西县)人,生于京兆郡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十六国时期后秦开国皇帝,景元帝姚弋仲第二十四子,并州刺史姚襄之弟。

寿光三年(357年),跟随姚襄抵抗前秦,兵败被俘,投降前秦。苻坚继位后,出任扬武将军,多次出战,屡建大功。淝水之战后,随同苻睿征讨慕容泓,战败逃亡。得到古羌和西州豪族的推戴,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万年秦王,建立后秦政权,年号白雀。联合西燕对抗前秦。白雀二年(385年),派兵围擒苻坚,缢杀于新平寺,于新平大败西燕,收降尚书高盖。白雀三年(386年),入据长安,正式称帝,定都长安,改元建初。提倡节俭,大兴儒学,广建学校,礼遇儒生,击败西燕皇帝慕容永、东晋名将杨佺期。

建初八年(393年)十二月,去世,享年六十四岁,谥号武昭,庙号太祖。

赵明帝石勒(后赵开国皇帝)

石勒

石勒(274年-333年8月17日),本名㔨勒/匐勒,字世龙,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北)人,羯族。十六国时期后赵开国皇帝(319年-333年在位)。

石勒的父祖都是部落小帅。他自幼壮健雄武,行贩洛阳,为人力耕,曾被西晋官吏掠卖到山东为耕奴。永安年间,与流民帅汲桑等聚众起兵。后投刘渊为大将,转战河北,屡败晋军,驰骋江汉,连战皆捷。在宁平城追歼晋军十余万,消灭自洛阳东逃诸王,实力大增。又建“君子营”,与汉族士人合作,尊奉张宾为谋主,并依其“先定河北,后争雄天下”的意见,移军北上,占领襄国,消灭王弥、幽州王浚、并州刘琨、冀州邵续、辽西段匹磾,控制并、幽、冀三州,息境安民,积蓄力量,阻止东晋祖逖北伐。光初二年(319年),自称大赵天王,定都襄国,史称后赵。继而向河南发展,占据司、豫、徐、兖等州,与东晋以淮水为界。太和元年底(329年初)与前赵军决战于洛阳城西,俘获前赵皇帝刘曜,灭前赵。随后秦陇氐羌各族亦纷纷归附,使后赵基本统一中国北半部。太和三年(330年),石勒称帝。

石勒虽不识字,但常听人读史,熟谙古今得失,善纳众议。他在位期间,制定律令,建立比较完善的行政机构;颁布户税制度,注意劝课农桑;重视教育,加强官吏选举制度,使后赵社会秩序相对稳定。

建平四年(333年),石勒逝世,享年六十岁,谥号明皇帝,庙号高祖,葬于高平陵。

汉昭武帝刘聪(汉赵第三位皇帝)

刘聪

刘聪(?~318年8月31日),本名刘载,字玄明,新兴郡虑虒县(今山西省五台县)人,匈奴铁弗部。十六国时期汉赵皇帝(310年~318年在位),光文帝刘渊第四子,母为张夫人。

骁勇超人,博览经史,文武兼备。帮助父亲建国,拜大司马、大单于。发动政变,弑杀皇帝刘和,夺权即位。在位期间,派兵攻破洛阳和长安,俘虏并杀害晋怀帝及晋愍帝,制造永嘉之乱,覆灭西晋王朝。大力开拓疆域领土,采用胡汉分治的政治体制。统治后期,疏离朝政,纵情声色。妄行杀戮忠臣,宠信宦官和靳准等人,导致国家日益混乱。

麟嘉三年(318年),刘聪去世,谥号昭武皇帝,庙号烈宗。

前秦世祖苻坚(前秦帝国第三位君王)

苻坚

苻坚(338年~385年10月16日),字永固,小字文玉,略阳郡临渭县(今甘肃省秦安县)人,氐族。中国古代著名政治家、改革家,前秦第三位君王。

苻坚容颜瑰伟,雅量瑰姿。极度崇尚汉文化,初任龙骧将军,后封东海王。在位时期,先是诛杀暴君苻生,后励精图治,开凿泾水渠,重用王猛、邓羌、苻雅、杨安、朱肜、苻融等人,实行汉化改革,得以集权中央,国势大盛,史称“关陇清晏,百姓丰乐”,促进文教发展与民族融合,推动五胡汉化进程,对汉文化的延续有所贡献。心怀“混一六合,以济苍生”之志,广施仁政,打压豪强,减刑免租,抚恤鳏寡,从谏如流 ,毕生以消除民族矛盾为己任,各族百姓对苻坚十分地爱戴。随着国力日渐强盛,以军事力量消灭北方诸国,降服化外蛮夷,使饱受战乱的华北再度恢复生机,攻占东晋的川蜀、襄阳等地,形成南北对峙局面,又遣吕光征服西域诸国,开拓五胡疆域最辽阔的时期。在南征北战的过程中,苻坚未有一次屠城暴行。

建元十九年,发动淝水之战,意图消灭东晋,结束乱世。最终败给东晋谢玄率领的北府兵,导致社会矛盾激化,陷入混乱局面。

建元二十一年,为后秦主姚苌所害,临死前面不改色,姚苌逼迫其交出传国玉玺,苻坚言已将玉玺送晋国,誓死不让玉玺落入羌人之手,最终被姚苌缢死于新平寺,终年四十八岁。身后被三个国家共同追封谥号,尊上谥宣昭皇帝、文昭皇帝、壮烈天王,庙号世祖。

最新人物
  • 邓训

    邓训

    邓训(40年―92年),字平叔,南阳郡新野县(今河南省新野县……

  • 邓绥

    和熹太后邓绥

    和熹皇后邓绥(81年-121年4月17日),南阳郡新野县(今……

  • 郑樵

    郑樵

    郑樵(1104年4月26日?-1162年4月26日?),字渔……

  • 陈蒨

    陈蒨

    陈文帝陈蒨(522年~566年5月31日),本名陈昙蒨,字子……

  • 王凌

    王凌

    王凌(172年—251年6月15日),字彦云,太原郡祁县(今……

Copyright © Gurenmi.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