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舒翰(唐朝名将)

哥舒翰

哥舒翰(?—757年),复姓哥舒,安西龟兹(今新疆库车)人,西突厥突骑施人,唐朝名将。

哥舒翰四十多岁才进入河西节度使王倕帐下从军。天宝五载(746年),被兼河西节度使王忠嗣提升为衙将。因屡次击败吐蕃,于天宝六载(747年)被拜为右武卫员外将军,充陇右节度副使、都知关西兵马使、河源军使。天宝八载(749年),发动石堡城之战,取得大捷,授特进、鸿胪员外卿,加摄御史大夫。天宝十一载(752年),加封开府仪同三司。天宝十二载(753年),晋升为凉国公,加封河西节度使。同年,封为西平郡王。天宝十三载(754年),升太子太保,兼任御史大夫。天宝十四载(755年)二月, 因中风入京养病。十一月,安禄山谋反,哥舒翰被任命为太子先锋兵马元帅,前赴潼关拒敌。天宝十五载(756年),因宰相杨国忠进谗,唐玄宗催促其出战,他在灵宝之战中兵败被俘,被囚于洛阳。

至德二载(757年),哥舒翰为叛军首领安庆绪所害。后获赠太尉,谥号武愍。

本 名:哥舒翰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族群:西突厥突骑施人
出生地:安西龟兹
逝世日期:757年
官 职:左仆射、同平章事、河西节度使
爵 位:凉国公→西平郡王
追 赠:太尉
谥 号:武愍
主要成就:屡破吐蕃、攻克石堡城

人物生平

中年从军

哥舒翰家财产丰盈,他倜傥侠义,爱好承诺,纵意饮酒。四十岁时,父亲去世,他在京师客居三年,被长安尉轻视怠慢,哥舒翰感慨之后发愤改变志向,到河西从军,开始在节度使王倕手下做事。

天宝元年(742年),王倕攻取了新城(今青海门源),交给哥舒翰治理,哥舒翰经营有方,三军无不为之震慑。

屡立战功

天宝五载(746年),王忠嗣兼任河西节度使,将他提升为衙将。哥舒翰喜爱读《左氏春秋传》及《汉书》,疏财仗义,兵士很多都钦佩他。王忠嗣任命他为大斗军副使,派遣他到新城讨伐吐蕃。有同为副使的人,见哥舒翰时傲慢无礼,不听哥舒翰的话,哥舒翰大怒,将他杀死,军中无不畏惧。后迁为左卫郎将。吐蕃入侵边境,哥舒翰在苦拔海抵御,对方三支步兵从高处蜂拥而下,哥舒翰手持半段枪攻击其前锋,所向披靡,敌方三支步兵全败,由此而出名。

天宝六载(747年),哥舒翰被提拔为右武卫员外将军,充陇右节度副使、都知关西兵马使、河源军使。此前,每至麦熟季节,吐蕃常深入积石军等屯区夺麦,而唐军不能抵御,以致积石军等处被称为“吐蕃麦庄”。前后没有人敢抵御他们。哥舒翰就任后,派王难得、杨景晖等人暗中引兵到积石军,设埋伏等待吐蕃军。吐蕃的五千骑兵抵达,哥舒翰在城中率领骁勇战士快速攻击,将吐蕃骑兵几乎杀尽,剩余的有些逃跑,埋伏的兵士半路拦截攻击,一匹马也没有逃走。哥舒翰有个家奴名叫左车,十五、六岁的年纪,有膂力。哥舒翰擅长使用长枪,追赶上吐蕃军后,用枪搭在他的肩上喝斥对方,吐蕃军惊恐回头,哥舒翰便用枪刺其喉咙,将人往上挑高三到五尺再落下,没有不死的。左车就下马斩首,主臣配合默契,成了常事。同年冬,唐玄宗驻跸华清宫,河西、陇右节度使王忠嗣被弹劾下狱。唐玄宗下诏接见哥舒翰,与他谈的很高兴,于是任命其为鸿胪卿,兼西平郡太守,摄御史中丞,代替王忠嗣为陇右节度支度营田副大使,知节度事。哥舒翰极言王忠嗣无罪,唐玄宗不听,起驾回禁中,哥舒翰叩头随他前来,言辞慷慨、声泪俱下,唐玄宗为此很感动,从而对王忠嗣从轻发落,贬其为汉阳太守,因此事朝臣都认为哥舒翰侠义而果敢。

攻取石堡

天宝七载(748年),哥舒翰在青海湖边建造神威军城,结果吐蕃攻占了此城。随后,哥舒翰又在青海湖中的龙驹岛上建造应龙城,吐蕃因此不敢靠近青海湖。

吐蕃把石堡城作为城寨,因道路遥远险阻,唐军一直未能攻克它。天宝八载(749年)六月,朝廷把朔方、河东的十万群牧兵交给哥舒翰统率攻打石堡城。哥舒翰派部将高秀岩、张守瑜进攻,不到十天就攻克了石堡城。唐玄宗奖励其功,授特进、鸿胪员外卿。授予他的一个儿子五品官,赐物千匹,庄园和宅第各一座,加摄御史大夫。

加官进爵

天宝十一载(752年),加封哥舒翰开府仪同三司。

天宝十二载(753年),哥舒翰晋升为凉国公,给实封三百户,加封河西节度使。同年七月,他攻下了吐蕃洪济、大莫门等城,占领了黄河九曲,在这地区设置了洮阳郡,成立了神策、宛秀两个军。八月,被封为西平郡王。并赏给他乐师、田地花园,又赐他一个儿子为五品官,部将也各有封赏。此时杨国忠安禄山之间有嫌隙,多次上奏安禄山将要谋反的罪状,因而以厚礼送给哥舒翰想结为亲戚。

天宝十三载(754年),哥舒翰升为太子太保,又加实封三百户,兼任御史大夫。

带病出征

天宝十四载(755年)二月, 因喜爱饮酒,纵情声色不加节制。哥舒翰在行至土门军洗澡时突然中风,昏迷很久才苏醒过来,身体不能行动。于是入京,在家养病。十一月,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谋反,鉴于封常清、高仙芝战败。唐玄宗就召见哥舒翰,任命为太子先锋兵马元帅,命田良丘任军司马、萧昕任判官,王思礼、钳耳大福、李承光、高元荡、苏法鼎、管崇嗣为部将,火拔归仁、李武定、浑萼、契苾宁率自己的部队隶属于他,总计有河西、陇右、朔方、奴刺等十二部二十万军队守卫潼关。军队开始东行,先锋的大旗碰到城门上,主帅标志掉到地上,旗杆折断了,大家都为此感到害怕。皇帝到勤政楼送行,下诏命哥舒翰率军前进,过城门不要下车,群臣到郊外饯行,旗帜排列有两百里长。哥舒翰害怕,多次说自己有病,皇帝不听他的。但他因病不能管事,将军中事务交给田良丘管,又命王思礼主管骑兵,李承光主管步兵。三个人争当指挥,军令不能统一,军队不齐心,纪律差,没有斗志。

天宝十五载(756年),哥舒翰升任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安禄山派儿子安庆绪进攻潼关,哥舒翰把他打跑了。安禄山的族弟安思顺因为事先向唐玄宗告发安禄山的谋反图谋,因此没有被唐玄宗问罪。但哥舒翰一向讨厌安思顺,这时兵权在握,就上奏请求治他的罪,皇帝不想违拗他,就让人假冒安思顺给安禄山送信,让潼关巡逻的人抓住献上。哥舒翰因此上疏列举安思顺的七条罪状,请求处死他。唐玄宗下诏杀死了安思顺和他的弟弟安之贞,流放了他们的家属。杨国忠开始害怕了。有人劝哥舒翰说:“安禄山本来用杀杨国忠的理由起兵,现如留三万兵守潼关,率全部精兵渡过浐水杀死杨国忠,这是汉朝挫败七国叛乱的办法。”部将王思礼也劝哥舒翰。哥舒翰犹豫而没出兵,计谋略有泄露。杨国忠大惊,进宫求见唐玄宗说:“兵法说,居安思危。大军在潼关但无后备,万一作战失利,京城就危险了。”于是唐玄宗同意他招募了三千精兵,日夜训练,任命剑南的将领们分别率领他们。杨国忠又招募了一万兵驻扎在灞上,派心腹杜乾运任主帅。哥舒翰怀疑杨国忠要算计自己,上奏请求将杜乾运的军队划归他统率,因而假托召杜乾运商量事情,杜乾运到他的军营来后,哥舒翰立即将他在军门斩首示众,吞并了他的军队。杨国忠更害怕了,对他的儿子说:“我死无葬身之地了。”

但哥舒翰自己也不安心,加上计划长期没做决断。他多次上奏说:“安禄山虽然占据了河北,但不得人心,请让我稳妥地对付他,等到他们分裂了,可以不战就抓获他。”叛军将领崔乾祐驻扎在陕郡,隐蔽了军队,只布置一点弱兵来引诱唐军进攻。间谍报告说:“叛军没有防备,可以进攻。”唐玄宗相信了,下诏命哥舒翰进兵讨伐。哥舒翰报告说:“安禄山长期带兵,现刚称帝,不会没有准备,这是他用计引诱我们。叛军从远处来,有利在速战。我军只应坚守,不应轻率出关,这是上策。况且各地的军队还没集中,应该观察局势,不必速战。”

这时,安禄山虽然攻占了河北、洛阳,但所过之处杀人如麻,人们都恨他,因此很长时间没能攻占一点地方。加上郭子仪、李光弼的军队继续前进,攻占了常山等十多个郡。安禄山开始后悔不该反叛了,准备回到幽州去固守。但杨国忠担心哥舒翰算计自己,胡乱劝唐玄宗催他出潼关去收复陕州、洛阳。当时郭子仪、李光弼在河北分析说:“哥舒翰有病并且年迈,叛贼都知道,部下各军都是匆忙集中的不能力战。现叛军用全部精兵南攻宛丘、洛阳,而用剩余的军队守卫幽州,我们直攻幽州,捣毁他们的巢穴,将叛军的亲属抓住招降叛军,安禄山的头就可到手。如果哥舒翰的军队出了潼关,京城出了问题,天下就危险了。”于是极力请求令哥舒翰固守潼关不要出兵。

潼关之败

但唐玄宗听了杨国忠的话,派使者催促哥舒翰出兵,一个使者接着一个。哥舒翰被逼得没有办法。于天宝十五载(756年)六月四日,大哭着率军出了潼关,驻扎在灵宝县(今河南灵宝)的西原,与崔乾祐会战。从潼关出去十七里远的地方,路险且窄,路南边是山,北边是黄河,叛军派几千人先埋伏在险要地方。哥舒翰坐船在河中观察情况,认为崔乾祐的军队少,轻视他们,催军队进兵,路险队伍乱了。叛军登高推岩石砸下来,砸死很多士兵。哥舒翰和田良丘登上北岸的山丘,率兵三万隔河击鼓,王思礼率精兵在前边,其余十万军队在后边。崔乾祐布阵,有的一行十人,有的五人,有的后退,有的前进,但将五千精锐的长刀手排在阵后,唐军见叛军军阵混乱,指着看并且嘲笑他们,说道:“抓住敌将再会餐。”

开战后,崔乾祐军旗帜有些歪倒下去,像想逃跑的样子,唐军松懈了,没有防备。这时叛军伏兵突然杀出,并且都拼命作战。哥舒翰用毛毡蒙着马车,上面画上龙和虎,装饰有金银的爪子和眼睛,想惊吓叛军,唐军士兵拿着戈和箭准备追击。叛军用柴草塞住道路,顺风放火烧车,烈焰冲天,黑烟满天,唐军士兵不能互相辨别,自相砍杀,死伤累累,这样过了很久才明白过来,这时丢掉铠甲跑到山谷里和掉到河里淹死了的有十分之一二。黄河中有运粮船一百多艘,士兵们抢着上船,船都压沉了,甚至有人把长矛盾牌绑起来坐着渡河,哭叫声惊天动地。叛军乘机进攻,唐军都逃跑了。先前,潼关城门口挖有三条堑壕,宽两丈,深一丈,逃回的唐军坠落其中,很快就将堑壕填满,后面的人就踏着他们的身体逃进关内。

战败后,哥舒翰率几百名骑兵渡过黄河回到军营,清点人数,二十万大军仅剩下八千人。回到潼津后,哥舒翰招集失散士兵再来守卫潼关。崔乾佑进兵攻城,这时火拔归仁等人把哥舒翰骗出关外,哥舒翰说:“有什么事?”他们说:“您率二十万军队,一天就丢光了,带这点军队回哪里去?您不知道高仙芝等人的下场吗?”哥舒翰说:“我宁愿像高仙芝那样去死,你们放了我吧。”火拔归仁不听,把他抓住投降了叛军,哥舒翰被戴上刑具,送到了洛阳,长安震惊,唐玄宗因此西逃。安禄山见到哥舒翰后责问他说:“你总是瞧不起我,现在怎么样?”哥舒翰跪拜认罪说:“您是开创天下的皇帝。现国内还未平定,李光弼在土门,来调在河南,鲁炅在南阳,为臣愿意替皇上写信去招降他们,三处就都可以平定了。”安禄山听了很高兴,就任命他为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安禄山把火拔归仁绑起来说:“你背叛主人不顾道义,我容不得你。”就把他杀了。哥舒翰写信招降众将,众将都谴责他不肯守节而死。安禄山知道招降不能成功,就把他关押了起来。

至德二载(757年),唐军收复了洛阳,安庆绪带着哥舒翰渡过黄河,到战败后,便将其杀害。朝廷后来追赠他太尉,谥号为武愍。

主要影响

哥舒翰是唐玄宗时期名将,屡立战功,主要战绩有:

  • 屡破吐蕃:天宝五载(746年),吐蕃入侵边境,哥舒翰在苦拔海抵御,将对方击败。天宝六载(747年),哥舒翰在积石军设埋伏消灭吐蕃的五千骑兵。天宝七载(748年),哥舒翰在青海湖边建造神威军城,在被吐蕃攻占后。他又在青海湖中的龙驹岛上建造应龙城,吐蕃因此不敢靠近青海湖。天宝八载(749年)六月,哥舒翰不到十天就攻克了石堡城。天宝十二载(753年)七月,哥舒翰攻下了吐蕃洪济、大莫门等城,占领了黄河九曲,在这地区设置了洮阳郡,成立了神策、宛秀两个军。
  • 击退安庆绪:天宝十五载(756年),哥舒翰在潼关把来进攻的安庆绪击退。

历史评价

  • 唐代诗人高适:许国从来彻庙堂,连年不为在疆场。将军天上封侯印,御史台上异姓王。(《九曲词三首》其一)
  • 唐代诗人李白:①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②天为国家孕英才,森森矛戟拥灵台。浩荡深谋喷江海,纵横逸气走风雷。丈夫立身有如此,一呼三军皆披靡。卫青谩作大将军,白起真成一竖子。(《述德兼陈情上哥舒大夫》)③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函关壮帝居,国命悬哥舒。(《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 唐代边地人西鄙人: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哥舒歌》)
  • 唐代诗人储光羲:戎人昧正朔,我有轩辕兵。陇路起丰镐,关云随旆旌。河湟训兵甲,义勇方横行。(《哥舒大夫颂德》)
  • 唐代诗人王维:而上将有哥舒大夫者,名盖四方,身长八尺,眼如紫石棱,须如猬毛磔。(《送高判官从军赴河西序》)
  • 唐代诗人杜甫:①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君王自神武,驾驭必英雄。开府当朝杰,论兵迈古风。(《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②每惜河湟弃,新兼节制通。智谋垂睿想,出入冠诸公。(《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③崆峒使节上青霄,河陇降王款圣朝。宛马总肥春苜蓿,将军只数汉嫖姚。(《赠田九判官梁丘》)
  • 唐德宗曾对哥舒翰之子哥舒耀说:尔父在开元时,朝廷无西忧。
  • 后晋刘昫等:①翰家富于财,倜傥任侠,好然诺,纵蒲酒。②翰好饮酒,颇恣声色。③大盗作梗,禄山乱常,词虽欲诛国忠,志则谋危社稷。于时承平日久,金革道消,封常清、高仙芝相次率不教之兵,募市人之众,以抗凶寇,失律丧师。哥舒翰废疾于家,起专兵柄,二十万众拒贼关门,军中之务不亲,委任又非其所。及遇羯贼,旋致败亡,天子以之播迁,自身以之拘执,此皆命帅而不得其人也。《礼》曰:“大夫死众。”又曰:“谋人之军师败则死之。”翰受署贼庭,苟延视息,忠义之道,即可知也,岂不愧于颜杲卿乎!抑又闻之,古之命将者,推毂而谓之曰:“阃外之事,将军裁之。”观杨国忠之奏事,边令诚之护戎,又掣肘于军政者也,未可偏责三帅,不尤伊人。后之君子,得不深鉴!④羯贼犯顺,戎车启行。委任失所,封、高败亡。虔刘圻甸,僭窃衣裳。丑哉舒翰,不能死王。(《旧唐书》)
  • 北宋宋祁欧阳修等:①家富于财,任侠重然诺,纵蒱酒长安市。②翰能读《左氏春秋》《汉书》,通大义。疏财,多施予,故士归心。③翰为人严,少恩。④禄山裒百斗骁虏,乘天下忘战,主德耄勤,故提戈内噪,人情崩溃。常清乃驱市人数万以婴贼锋,一战不胜,即夺爵土。欲入关见天子论成败事,使者三辈上书,皆不报,回斩于军。仙芝弃陕守关,遏贼西势,以丧地被诛。玄宗虽为左右蒙瞽,然荒夺其明亦甚矣。卒使叛将得借口,执翰以降贼。呜呼,非天熟其恶,使乱四海,举黔首而残之邪!彼二将奚诛焉?(《新唐书》)
  • 南宋官员谢采伯:哥舒翰始亦善用兵,后困于酒色之娱,迫于君命,恸哭而出,潼关丧师二十万,仅存八千。(《密斋笔记续记》)
  • 明代文学家王嗣奭:潼关之败,由杨国忠促战所致,罪不在哥舒,当时只少一死耳,公特借翰以戒后人,非专归狱于哥舒也。(《杜臆》)
  •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其一,自天宝以来,边兵外疆,所可与幽、燕、河北并峙者,唯王忠嗣之在朔方耳。玄宗自削其辅,夺忠嗣而废之,奉忠嗣之余威收拾西陲者,哥舒翰也。翰为禄山屈而称病闲居,朔方之势已不振,既且尽撤之以守潼关,而陷没于贼。(《读通鉴论·卷二十三·肃宗》)
  • 清代诗人吴镇:李唐重防秋,哥舒节陇右。浩气扶西倾,英名壮北斗。带刀夜夜行,牧马潜遁走。至今西陲人,歌咏遍童叟。渔阳烽火来,关门竟不守。惜哉百战雄,奸相坐掣肘。平生视禄山,下值一鸡狗。伏地呼圣人,兹颜一何厚。毋乃贼妄传,借以威其丑。不然效李陵,屈身为图后。英雄值老悖,天道遘阳九。终焉死偃师,曾作司空否?轰轰大道碑,湛湛边城酒。长剑倚崆峒,永与乾坤久!(《题哥舒翰纪功碑》)
  • 民国小说作家蔡东藩:哥舒翰之所为,不谓无罪,但守关不战,待贼自敝,未始非老成慎重之见,况有郭李诸将,规复河朔,固足毁贼之老巢,而制贼之死命者乎。(《六史·唐》)
  •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子凡:哥舒翰为唐玄宗朝名将,因与吐蕃作战有功,曾任河西、陇右两道节度使,威震边塞。

轶事典故

在安史之乱未发生前,哥舒翰一贯和安禄山、安思顺不合,唐玄宗想让他们和解。一次赶上他们三人都来朝拜,唐玄宗就派骠骑大将军高力士在城东设宴,三人都去了。唐玄宗诏命食生杀鹿,用血煮汤做热洛河赏给他们吃。哥舒翰的母亲是于阗国王的女儿。安禄山对哥舒翰说:“我们的父亲是胡人,母亲是突厥人;您父亲是突厥人,母亲是胡人。种族都一样,怎能不友好呢?”哥舒翰说:“俗话说‘狐狸对巢穴叫,不吉利’,因为它忘了本。兄长既然愿和我交好,我敢不一心友好吗?”安禄山以为哥舒翰讥讽他是胡人,发怒骂道:“突厥种竟敢这样?”哥舒翰想回骂他,高力士用眼色阻止了,哥舒翰就假托酒醉走了。

人际关系

哥舒翰是突骑施首领哥舒部落的后裔。蕃人大多以部落称姓,因此以之为氏,世居安西龟兹(今新疆库车县)。

父祖

  • 祖父:哥舒沮,曾任太子左清道率。
  • 父亲:哥舒道元,曾任安西都护府副都护、赤水军(今甘肃武威县)使。
  • 母亲:尉迟氏,于阗公主。

儿子

  • 哥舒曜,字子明。官至右骁卫上将军,赠幽州大都督。
  • 哥舒晃,(?—775年),字子亮,大历八年(773年)举兵反叛,大历十年(775年),被杀于泔溪。
  • 哥舒皓,官至试太常朝卿兼御史中丞。
  • 哥舒晔,官至庆州刺史、御史大夫。

孙子

  • 哥舒峘,哥舒曜长子,茂才高第,有节概。官至大理主簿。
  • 哥舒崿,哥舒曜之子,明经擢第
  • 哥舒嵫,哥舒曜之子,明经擢第
  • 哥舒屺,哥舒曜之子,明经擢第

主要作品

哥舒翰作过一首六言律声诗《破阵乐》,不过该诗《全唐诗》未见收录,仅见于敦煌写卷伯3619。全词如下:

西戎最沐恩深,犬羊违背生心。神将驱兵出塞,横行海畔生擒。
石堡岩高万丈,雕窠霞外千寻。一唱尽属唐国,将知应合天心。

后世纪念

哥舒翰纪功碑位于今甘肃临洮县南大街46号院内。据金石历史学家张维著《陇右金石录》记载:哥舒翰纪功碑为唐天宝八年(749年)所立。碑额、碑身、碑座均为整块巨石制成。额高0.90米,碑身高4.25米,宽1. 84米,碑座共有5层,高2.4米。碑正面刻文12行,为唐隶书,字体挺秀苍劲,笔力雄健。据民间传说为唐明皇御笔,可惜因风化残缺,现仅存53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史料索引

  • 《旧唐书·列传第五十四·高封哥》
  • 《新唐书· 列传第六十·哥舒高封》
--
本文转自百度百科,如有侵权,请联系(service@soogu.ren)删除!

趣站迷

随机人物

  • 杨筠松

    杨筠松

    0 阅读 0 赞

  • 张春华

    张春华

    0 阅读 1 赞

  • 柳如是

    柳如是

    0 阅读 1 赞

  • 王聪儿

    王聪儿

    0 阅读 0 赞

  • 司马光

    司马光

    0 阅读 0 赞

  • 扬雄

    扬雄

    0 阅读 0 赞

  • 窦融

    窦融

    0 阅读 0 赞

  • 爱新觉罗·胤祕

    爱新觉罗·胤祕

    0 阅读 0 赞

热门人物
  • 纪晓岚

    纪晓岚

    纪昀(1724年8月3日-1805年3月14日),字晓岚,别……

  • 高适

    高适

    高适(704年—765年),字达夫,沧州渤海县(今河北省景县……

  • 张道陵

    张道陵

    张道陵(34年—156年),一名张陵。东汉沛国丰(今江苏丰县……

  • 铁木真

    成吉思汗铁木真

    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1227年8月25日)……

  • 秦始皇

    秦始皇

    秦始皇嬴政(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一说……

Copyright © Gurenmi.com

Top